快訊

    近5成6民眾認不跳電就安全!專家籲:住家至少10年全面檢查一次

    2025-07-17 16:28 / 作者 徐筱嵐
    中華消防協會攜手電氣專家施耐德電機,首度啟動全台家庭用電安全大調查。徐筱嵐攝
    來到夏日旺季,用電量大幅上升,電器火災發生頻繁。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近三年全台住宅火災起火原因以電氣因素居首位,占比逾4成,遠超過煙火烹調與燃燒煙蒂等,施耐德電機攜手中華消防協會發布「居家用電安全認知調查」,有逾7成7民眾在同時使用多電器時未確認是否超載,另有近5成6的人誤以為「從未跳電就代表用電安全」,甚至有近6成民眾從未更換或保養家中配電設備,呼籲住家至少10年要進行一次檢查。

    進入用電高峰,你知道自己的家裡是如何用電?長期關注公共安全的中華消防協會攜手電氣專家施耐德電機,首度啟動全台家庭用電安全大調查,並舉辦「守護家庭用電安全:調查結果發表與行動倡議啟動記者會」,分享調查結果及居家用電常見的安全迷思。

    施耐德電機配電產品事業部總經理薛乃寧發表民眾常陷入的五大迷思,一是「先插再說」成常態,卻忽略總電流負荷。有近8成民眾使用新電器前會閱讀說明書,但高達7成3的人不清楚家中配電總量,7成7民眾同時使用多電器時,未確認是否超載,顯示多數人對整體用電結構與風險認知不足,「先插再說」的行為恐埋下過載與跳電風險。

    二是沒跳電不代表安全,錯誤應對藏隱憂。薛乃寧說,儘管超過6成民眾了解跳電可能是「過載或短路」所致,或是一種「保護機制」,仍有近5成6的人誤以為「從未跳電就代表用電安全」,未察覺可能掩蓋潛在風險。值得注意的是,當實際發生跳電時,高達近5成2的人會等待一段時間後再重新啟動電源,顯示多數人對跳電的正確應對方式認知不足,反而提高用電風險。

    三是忽視家中配電設備。薛乃寧提到,有1成的人了解家中電線與配電盤規格、1成2對配電盤功能有所了解、1成4清楚斷路器作用,顯示配電設備相關知識普遍不足,不僅讓潛在風險更難察覺,也削弱挑選合規設備與應對異常的能力,恐使防護機制形同虛設。

    四是配電設備長期未檢未換,老屋潛藏用電風險。薛乃寧指出,有5成8民眾從未更換或保養家中配電設備,另有3成6民眾家中的配電設備已使用逾20年,當中逾6成7從未檢修或更新,顯示「設備老化」與「缺乏保養維護」的雙重風險並存,亟需提高民眾對配電設備老化問題的警覺與主動檢視的意識。

    五是居家電力工程須慎規劃,以打造安全環境。殷乃寧調查顯示,民眾配電相關資訊來源以水電師傅(40.6%)、網路搜尋(36.6%)與親友傳聞(22.4%)為主;在裝潢或更新配電設備時,更有 71.4% 民眾優先考量施工價格。然而,居家電力工程攸關長期使用的安全與穩定,在電力規劃上更需審慎。建議民眾在施工前主動向專業的水電師傅詢問,深入了解配電設計、用電負載與設備選擇等關鍵知識,才能真正打造安全、永續的用電環境。

    中華消防協會專任講師葉俶題表示,多數民眾對跳電保護機制、配電設備使用年限,以及配電盤的位置與功能等,普遍缺乏基本認識,顯示居家潛藏用電風險,建議居家安全的起點應從事前預防做起,強化民眾對配電設備的理解。同時也呼籲政府應更重視相關議題,唯有由上到下帶動全民用電意識提昇,才能真正將風險防範於未然。

    資深電機技師林進財指出,一般配電設備的使用壽命約為20至25年,在台灣高溫潮濕的氣候及用電電器日益增加下,實際壽命可能更短,全台已有逾半數住宅屋齡超過30年,建議民眾在裝潢時,除了關注建材與防水等工程,也應優先規劃用電安全,更應定期10年請專業水電師傅檢查電力系統,並適時汰換老舊設備,以預防線路或配電設備元件老化導致的潛在風險,真正守護居家的用電安全。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