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使第5代戰機F-35在不斷演變的電磁威脅中保持領先,美國國防部委託貝宜系統(BAE Systems) 設計製造 AN/ASQ-239 電戰系統之下一代 “Block 4” 版本。貝宜系統(BAE Systems)
總統大選激戰最後階段,國家安全與國防議題也成為攻防焦點之一,尤其是國防自主政策能否延續,攸關國防戰力,台灣航太工業龍頭—漢翔航空工業公司董事長胡開宏日前也公開呼籲,未來的繼任者能維持政策,既能建立國家威攝力,也能讓軍工業成為未來台灣的經濟支柱。
胡開宏的表態,雖不是針對特定總統候選人,但也說出國內軍工產業多數人的憂慮,就是國防自主政策能否延續,未來政府能否繼續支持國內軍工產業發展,而不是只依賴外購武器。
美國奇異(GE)生產的F110發動機,提供給新型的F-16C/D Block70等(包括F-16V構型)使用,提升戰鬥飛行性能。奇異航太公司(GE Aerospace)
事實上,對於能否爭取為空軍發展下一代自主防衛戰機(Advanced Defense Fighter, ADF),堪比世界先進第五代戰機、具雷達匿蹤、內置彈艙、AESA相位陣列雷達等性能,去年底漢翔總經理馬萬鈞就表示,任何人都知道發展下一代戰機是趨勢,不能停頓、原地踏步,將來一定要走的路。但是政策就要問空軍。
但要發展ADF,空軍還是要等國防部下決心,而國防部必須依據總統與行政院的政策指導。截至目前為主,ADF的政策規劃要往「建案」推動,至少在國防部內,並沒有新進展。據了解,國防部主要考量一方面是建軍備戰的優先順序,重大投資會相互排擠,而另一方面也是顧及即將面臨總統大選。
賴清德參加總統候選人辯論會。台北市記者攝影聯誼會提供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在12/30辯論會時表示,如果國民黨回來了,民進黨政府「守護台灣的軍事採購必然停止。」賴清德並以過去他擔任立法院民進黨團幹事長的親身經歷強調,當時「朝小野大,國民黨在程序委員會前前後後擋了69次的軍購案,卻對外說支持軍購,如果國民黨回來,「我們國防自主8年來走的辛苦的道路,也勢必會就此停止。」
賴清德也說,「我們好不容易在國防自主的狀況之下,勇鷹號的教練機已經上空服務了,我們海軍跟海巡署所要的軍艦,我們也在打造當中,特別是我們的海鯤艦潛艇也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下水典禮,如果國民黨回來這些通通都會停止,不要說8艘潛艦,連第一艘潛艦要蓋完成都非常的困難。」
AIT台北處長孫曉雅於2023.9.28與相關人士出席台灣國造潛艦IDS首艘原型艦海鯤潛艦下水命名典禮。AIT臉書
此外,強調延續蔡英文國防政策的賴清德,在去年(2023年)11月14日出席鋼鐵公會60週年慶祝活動晚宴時更明確指出,蔡英文總統推動國防自主,國機、國艦國造,便可讓鋼鐵業發揮所長。內銷的市場要推動或是加強台灣新的產業。賴清德說:「好比蔡總統任內推動的國防自主,過去我們一直都是對外軍事採購。未來我們有更多國防自主的項目必須要我們自己做,這個就可以提供我們鋼鐵業發揮所長的時候。」這說法再度顯示賴清德重視台灣在國內持續發展國防產業的持續性。
不過,在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的國防政策中,確實有提到要輔導國內的國防工業廠商,有資格進入美國防工業體系的供應鏈,因此,侯友宜的國防產業政策,仍有發展國內軍工產業的思路。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分析,在國防產業部分,侯友宜強調當選後將輔導、協助國內廠商於2026年前,取得美國國防部「國防合約供應鏈網路安全成熟度模型認證制度(CMMC)」中, Cyber AB 或 C3PAO等級之認證,讓國內廠商有資格進入美國防工業體系的供應鏈。
揭仲於去年12月底曾在媒體表示,侯友宜在國防政策中提出這個細節,顯示出侯友宜的國安團隊,對國防產業目前所面臨的挑戰,其實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侯友宜參加總統候選人辯論會。台北市記者聯誼會提供
不過,蔡英文政府早在2022年就著手推動國內國防產業在資深成熟度方面符合美國國防部規範的工作,並非毫無進展。事實上,資策會於2022年8月就接受經濟部委託,舉辦「資通安全成熟度合規CMMC研討會」,分別在前年首度舉行研討會,邀請專家分享經濟部技術處資通安全成熟度合規技術推動計畫、CMMC導入機制等專題。協助台灣產業前進美國國防供應鏈。
資策會前年就指出,供應鏈安全問題近年備受重視,美國國防部力推「資通安全成熟度模型驗證」(Cybersecurity Maturity Mode Certification),預計2026年美國國防採購案,供應鏈相關廠商必須取得驗證資格。
供應給美國國防部的國防工業廠商,須在2026年完成「資通安全成熟度模型驗證」(Cybersecurity Maturity Mode Certification)認證資格,圖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美國海軍F-35B戰機。美聯社
但侯友宜在國防產業政策上,除了提到輔導台灣廠商「合規」以打入美國國防部供應鏈之外,其餘的國防產業自主議題,侯友宜並未特別著墨。
而在趙少康出任侯友宜副手後,原本趙領軍的次級團體「戰鬥藍」其共同政見其中之一恢復特偵組第一個就要辦主責潛艦國造案的黃曙光、郭璽,但侯友宜並未否定這項政見,但很明顯地,這對於已經在路上的台灣國防自主產業發展來說,不是一個正面訊號。
至於另一位候選人柯文哲,在其國防政策中,對於軍事投資提到,要建立更多元軍購途徑,確保可以如質、如期獲取作戰所需裝備,同時爭取技術轉移彈藥與武器系統在台生產,以提升國防產業實力。
柯文哲也提出,對內將廣納民間技術,將國家單位研發能量集中於具必要性、發展性與可行性或不易購得之裝備研發,朝無人載具、精準彈藥、長程打擊、人工智慧與具備低成本高效益方面裝備發展。
柯文哲參加總統候選人辯論會。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而在國防產業方面,柯文哲在其競選總部網站上表示,透過政府商用與軍用採購,帶動民間產業參與國防工業技術開發,鼓勵國外關鍵技術廠商在台生產,帶動國防產業升級,再協助業者利用製造優勢融入國際國防供應鏈和拓展軍民通用領域市場。但柯文哲的國防產業政策,似乎與蔡英文政府已經在推動的政策沒有太大差異。
平心而論,三組主要候選人並沒有人不重視國防自主,只是在國防產業方面政策聚焦點略有不同。但是,畢竟政策白皮書僅是具文,不確定性較高,隨時會被改變,等候選人當選後,甚至在4個多月後就職總統,可能也會改弦更張。因此,國內軍工產業相關人士,仍會擔憂若政黨輪替後,究竟原有的國防自主政策方向會不會無以為繼,對軍工產業影響的將不只是像漢翔等一兩家大公司而已,而是整體供應鏈裡面,上千家的大小供應商。
相對來說,台灣的海軍水面與水下兵力發展,已有國造潛艦、國造輕型巡防艦等相關造艦計畫;而陸軍的戰鬥車輛,包括雲豹甲車與各型戰術車輛,也有訂單支撐。但在空軍的國防自主產能方面,如果勇鷹高教機預算與生產計畫於2026年中執行完畢,後續將無以為繼。
軍備局生產的雲豹裝甲車,車體與多數零附件均為台灣生產製造,也帶動國防自主軍工產業。圖為陸軍機步333旅雲豹甲車赴聯訓基地。軍聞社
若以前面提到的自主研發戰機,以延續國內軍用航太工業能量,維持自主國防實力的問題,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許智翔首先強調,發展國防產業以及國防自主能量,應該是不分黨派的共識,也不應該受到選舉結果的影響。
許智翔分析,目前台灣在空軍戰力的自主發展方面,首要面臨的挑戰,就在於未來要如何自主發展最新一代的戰機,若以歐美的分類,目前主力即為第5代戰鬥機。第五代戰機是要取代目前台灣空軍現役的第4代戰機,包括F-16、幻象2000-5與IDF戰鬥機這三種機型。
許智翔表示,以IDF的研發過程來看,當年是在美國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協助下發展的第四代戰機,但接下來台灣要發展的,不管是第5代、第5.5代,甚至是第6代戰機,面臨最大的問題不見得是國內的阻力或是助力,而是下一代戰機本身就是需要被技術能量的儲備、又需要非常龐大的資金投資,所以不太是一個國家能夠獨力完成的。
許智翔指出,美國的第5代戰機雖然都是自己生產,例如F-22是美國自力研發生產,但到了F-35就是一項多國合作發展計畫,技術主要在美國,但資金需要由各國提供。
許智翔舉例,由德國、法國與西班牙合作研發的「未來空戰系統」(The Future Combat Air System , FCAS)戰機(或簡稱「德法西戰機」),就是一項多國計畫。英國的「暴風雨」(Tempest fighter)第6代戰鬥機計劃,主力是貝宜系統(BAE Systems)等,但其實也是個多國計劃。換個角度說,若展望台灣下一代戰機的研發,不太可能只靠中華民國一個國家的技術能量與資金就去完成。
英國主導的下一代第6代戰機「暴風雨」(Tempest)想像圖,是一項多國合作未來戰機研發計畫,包括日本與義大利均加入又稱為全球空戰計畫(Global Combat Air Programme)。貝宜系統(BAE Systems)
許智翔分析,就漢翔的能量而言,軍機只能單打獨鬥,就這一點來看,未來必須繼續投注資金與能量來推動研發之外,還要想辦法拓展國際合作的關係,至少要取得技術上與資金方面的協助。才有可能往下一代戰機邁進。
許智翔提醒,以戰鬥機來說,技術開發的開銷是非常巨大的,即便是自製接近第5代戰機,比方說南韓的KF-21或土耳其的可汗式(KAAN Fighter,原稱TF-X),它們其實都有其他國家的援助,包括資金或是技術協助。例如,類似的模式就像韓國KF-21計畫就取得印尼的資金,技術上就有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等航太科技公司的援助。
許智翔點出一個發展先進軍事武器的重點:「其實不是所有東西都要自己做」。當然台灣有自己的限制,包括從外國取得技術的困難,例如關鍵裝備可能都要從美國取得,而且還要看美國願不願意提供這項技術給台灣。不過,從南韓與土耳其的例子,就不是自己製造所有的裝備與零附件,例如發動機先採用美國的F110發動機等類似的方式,去取得所需的裝備。
因此,就以自主發展新一代戰鬥機的政策而言,除了爭取國內從政府到民間的支持之外,另一項更重要的是想清楚發展策略,怎樣才能做出我們真正想要的武器裝備。
南韓自行研發的KF-21匿蹤戰鬥機19日首度成功試飛。翻攝南韓國防部推特
許智翔提醒,當年因為美國出售150架F-16A/B戰鬥機,導致已經在量產的國造IDF戰機訂單與生產計畫腰斬,流失不少原本的航發中心、也就是後來的漢翔公司優秀技術人才,導致部分人員到了南韓,協助了該國自主研發FA-50戰鬥機。而每次看到出售給菲律賓的南韓FA-50戰機飛交過程中,都在高雄小港機場過境加油,反而是許多航空工業人士心中的痛。
面對前「機」之鑑,希望在新政府明年5/20就職後,儘速為台灣未來制定先進防衛戰機自主發展的政策,能夠以更周延的規劃,強化國際合作,來持續提升國防科技的技術能量,厚植自主防衛力量與國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