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出席2025癌症日記者會,提到政府推行相關政策與癌篩預算遭刪凍。廖瑞祥攝
癌症蟬聯40年十大死因之首,今(2/4)是世界癌症日,總統賴清德出席癌症希望基金會記者會,提到努力在2030年癌症標準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的目標,不過,立法院審查總預算時,刪除一成、凍結三成癌症篩檢行政費用,憂心篩檢難以順利進行,期盼與在野黨持續溝通放行預算,朝野齊心推動癌症防治。
賴清德今(4)日上午出席「2025世界癌症日」記者會時指出,政府積極推動癌症新藥基金、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健康憲章,希望預防、篩檢、治療到癒後復建等不同階段幫助國人恢復健康,2030年達成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之目標。
針對癌症防治具體作法,賴清德提出3點,包括今年(2024)政府增加40億元公務預算,讓癌症篩檢預算達到60億元以上,擴大篩檢項目及對象,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確保民眾健康,不過在立法院預算審查,將癌症篩檢行政費用刪了一成、凍結三成,這部分應與在野黨持續溝通,因為癌症防治、保護國人的健康不應分朝野、黨派。
第二,政府聚焦基因檢測與精準醫療的發展,目前「次世代基因序檢測」已納入健保給付,讓癌友能獲得更精準且個人化的治療策略。
第三,成立「癌症新藥基金」,今年將由公務預算挹注50億元,未來也可視使用情形逐步達百億規模目標,以降低病友經濟負擔。
「2025世界癌症日」出席人員有前副總統陳建仁、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衛福部長邱泰源、立法委員王正旭、邱議瑩、郭昱晴、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莊國偉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