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長劉世芳(中)17日於記者會中說明資訊服務司報告的「宗教等團體赴中國交流資訊公開專區」。內政部提供
內政部「宗教等團體赴中國交流資訊公開專區」昨天(4/17)啟用,將公開團體類型、團體名稱、交流起訖日期、赴中地點及目的事由等基本資訊,提供登錄與查詢功能。內政部長劉世芳今日(4/18)說明,政府希望以公開資訊方式保障行蹤安全,鼓勵赴中團體自由登錄。
劉世芳強調,「宗教等團體赴中國交流資訊公開專區」是以團體、非自然人為主,以鼓勵為原則,主要希望宗教、社會、人民團體自由登記或登錄,讓國人能夠知道他們到中國去的地點、起迄時間等資訊,如此台灣也比較可以保障他們行蹤上的安全。
此外,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今也受訪表示,該揭露制度是鼓勵性質,主管機關能提供赴陸風險資訊提醒和協助,確保訪團能平平安安地回來,只要是對等尊嚴、合理規範、健康有序的交流,陸委會都表示感謝並支持。
至於未來專區是否會成為強制措施,劉世芳回應,目前沒有此規劃,內政部依法律規範,有規範就依法處置,無規範就以鼓勵為原則,包括個資保護方面或各項法律保障,都依法律保障原則處理。
此外,登錄系統是否有意掌握對岸統戰,劉世芳表示,國人無論因為宗教或拜訪等理由赴中,政府都站在保障國人立場平安進出中國的立場,希望能平安,才提出公開資訊的方法,讓大眾了解。是否涉及統戰會按照台灣法律處理,若有包括違反台灣《國安法》或《反滲透法》時,會依事實根據究辦。
內政部昨指出,兩岸交流活動頻繁,因應可能產生的安全風險,特別對宗教團體、人民團體及合作社建置專區,提供登錄與查詢功能的平台,將公開團體類型、團體名稱、交流起訖日期、赴中地點及目的事由等基本資訊,並於登錄完成後,進行資料核對後公開,以確保資訊正確性與完整性。
至於各級民選地方公職人員赴中資訊揭露平台,內政部也將於近期上線,鼓勵其將相關行程資訊提供服務機關或鄉(鎮、市、區)公所登錄在公開專區,讓赴中交流資訊更公開、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