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讓座就被罵?民代促推日HELP MARK解爭議 社會局允研議推動

    2025-04-23 17:46 / 作者 施書瑜
    日本東京都推行的「HELP MARK(求助標誌)」專門為外表雖看不出來、卻實際需要協助的族群設計,市議員張博洋建議台灣也可導入。高市議員張博洋提供
    高市議員張博洋今(4/23)表示,博愛座設置頻頻引發爭議,「博愛」二字常被誤解為道德義務,未讓座者易遭社會壓力與網路公審,高雄邁入超高齡社會,但博愛座數量遠遠不足,建議台灣導入日本的HELP MARK(求助標誌)機制;對此,高市府社會局長蔡宛芬表態支持,並允諾邀相關團體共同研議可行性。

    市議員張博洋質詢時表示,高雄已邁入超高齡社會,目前一列輕軌車廂可容納250人,卻僅設14個博愛座,難以滿足多元需求。他主張應從觀念與制度雙軌並進,推廣「每張座椅都是博愛座」的理念,讓市民從理解與尊重出發,自主讓座,而非拘泥於標示區隔。

    他進一步以日本東京都推行的「HELP MARK(求助標誌)」制度為例,說明該標誌能幫助外表看不出來,但實際需要協助的族群,例如懷孕初期者、慢性病患等,透過配戴標誌獲得社會體諒與幫助,此制度已被多家日本企業與學校納入教育體系,成效良好。

    張博洋呼籲市府積極引進HELP MARK制度,結合宣導與公眾教育,提高市民對特殊需求的理解與包容,讓「需求優先於道德」的理念落實於公共運輸環境中,真正達到友善與包容的城市目標。

    對此,高市府社會局長蔡宛芬表態支持「每個座位都是博愛座」的理念,她指出,目前市面已有相關團體共同研議多個社福團體自製標誌,將由副局長主責、邀集,討論是否整合並推動類似HELP MARK的統一標示制度。
    施書瑜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