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柯文哲被質詢京華城「抓頭」代表不知情?檢察官「一番話」嗆爆他

    2025-05-20 13:51 / 作者 侯柏青
    柯文哲出庭。資料照。廖瑞祥攝
    台北地院今天審理京華城案,傳喚曾在2020年、2021年兩度質詢時任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台北市議員苗博雅作證,柯文哲委任律師認為,阿北質詢時頻頻「抓頭」代表他對獎勵容積細節內容毫不知情,但檢察官不信,還當庭拿出柯文哲2014年的訪問,反嗆他自己說過「抓頭」是不知道怎麼處理時的反應,是「頭殼抱著燒」,根本不是「不知情」,反批他臨訟卸責。

    柯文哲委任律師團聲請勘驗苗博雅在2020年6月15日、2021年11月11日市政總質詢時,質詢柯文哲的畫面。

    根據質詢影片,苗博雅第一次質詢時問柯文哲知不知道容積率從392%變成560%,現在又要來申請678%?柯文哲說「知道」,但苗博雅問他,知不知道都委會已經審議過了?柯文哲則回答「不知道」。當時苗博雅質疑,為何都委會的發言紀錄裡,有4個委員發言時,名字刻意被匿掉,痛斥柯文哲「把你承諾的公開透明弄成這樣嗎?」柯文哲不解地反問旁邊的官員,明明有錄音、錄影就知道是誰了,幹嘛要寫成甲、乙、丙、丁?時任副市長彭振聲則緩頰說,這只是都委會的「研議案」,因此才把名字匿去。

    隔年苗博雅第二度質詢,她則質疑,京華城申請韌性城市、智慧城市及宜居城市的獎勵容積,三個加起來為20%,給予高達997坪(低估實際數字)的法令依據在哪裡?她強調,容積為台北市民的公共財,要送給財團必須要有明確法律依據;時任台北市都發局長黃一平直接承認,京華城不是都更案,時任都委會執行秘書劉秀玲進一步表示,這是依據《都市計畫法》第24條,申請人自己提出申請的。苗博雅當場質疑,這就是「量身訂做」,痛斥「京華城不是危老、都更案件,為什麼可以比照給獎勵,難道當大家是笨蛋嗎?」

    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到台北地院出庭作證。侯柏青攝

    不過,柯文哲律師團聲請勘驗的目的,是主張質詢時,柯文哲聽到官員的答案時面露驚訝,也出現「抱頭」的招牌動作,顯示他應該「不清楚」,而且柯文哲接受質詢時,回答也是不確定的、懷疑;此外,黃一平和劉秀玲兩名官員,在質詢中也已經清楚回答苗博雅,是依《都市計畫法》24條給予京華城容積獎勵,足以佐證柯文哲「不知情」。

    但檢察官陳思荔不客氣地反擊說,辯護人聲請勘驗時主張「抓頭」表示不知情,但是依一般社會通念,「抓頭」不一定是「不知情」的意思。

    陳思荔更拿出柯文哲2014年剛上任時接受訪問的新聞,反批柯文哲當年自己解釋「不知道如何處理」時就會「抓頭」,代表「頭殼抱著燒」,現在反過來主張「抓頭」代表「不知道」的意思。檢方強調,要勘查柯文哲的原意,應該用他沒有涉入訴訟時的反應才是正確的,目前的主張明顯是「臨訟卸責」,而且即使他曾被質詢,最終仍讓京華城過關了。
    侯柏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