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盧秀燕市長受邀到三三會演講。李政龍攝
台中市長盧秀燕今(7/16)日受邀赴三三會進行專題演講,對於近期產業關切的關稅、匯率和普發現金等議題,她指出,關稅能否談到10%是重要的生死關頭,匯率的升幅超過5%,將對企業帶來極大衝擊,政府擁有很多工具和解決方法,重點在於願不願意做,若政治態度掛帥,說再多都是「無用論」。
三三會今日舉行7月例會,由理事長林伯豐主持,會中邀請盧秀燕進行專題演講。面對外界好奇為何選在此刻出席工商團體的活動,她表示,之前就收到三三會的邀請,只是因為忙碌而無法履約,過去6屆的立委任期,她在財政委員會就有22個會期,對於國內目前面臨的經濟局勢十分關切。
台中市盧秀燕市長受邀到三三會演講,會後大合照。李政龍攝
盧秀燕話鋒一轉,直指
台灣經濟面臨關稅戰、匯率戰和能源危機。首先在關稅方面,絕大多數的產業毛利不超過1成,利潤可說是「毛三到四」,目前關稅的談判進度不明,恐怕要拖過7月26日之後才會揭曉,但政府應出面溝通,提前做好因應,倘若關稅超過10%,企業受創嚴重,是否有腹案?不能讓整個環境陷入焦慮。
提到新台幣匯率升值,盧秀燕認同林伯豐所提到「匯率比關稅更嚴重」,她表示,新台幣兌美元從4月初的33元,到今天已經升至29.3元左右,升幅約3元左右,匯率在升值過程中,也要搭配貿易、經濟和產業發展,既然有關稅問題,匯率不應該升值,是政府跟央行的責任,匯率升幅應該在5%左右。
至於能源政策方面,盧秀燕直言,政府在能源政策上是「Trouble Maker」,能源產出和供應嚴重失衡,造成供應不足、生產斷鏈等問題,強化電網韌性的預算已經通過,從中南部淹水、斷電的情況來看,地區電網有超載問題,甚至只要有小動物誤觸電網就會停電,政府應該思考發電問題對社會的影響。
至於美中台的問題,盧秀燕有感而發,她指出,台灣的地緣政治、地理位置正好處於美中之間,具備危險和兩難,回顧過去30年前,微妙的地緣政治是優勢,可以西進中國,東往歐美等地外銷,曾經的左右逢源,現在卻成為左右為難,甚至是寸步難行,企業要先政治表態,才能進一步發展。
盧秀燕更點名,
這樣的政治表態還有雙標,「去的人不對,就是親中賣台,而對的人到對岸,就是去得真好」。但是,企業赴海外發展都會面臨政治問題,不用擔心企業會變心,華人的特性會重視家,到最後心在台灣、資金在台灣,都會把家留在台灣,「要有自信」。
盧秀燕認為,要求企業先政治表態才能發展,「這是一個很集權的國家」,不但沒有成為造山者,反而成為「Trouble Maker」。她所分享的心法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差別只在於態度,以普發1萬元現金為例,政府就豎起寒毛,但多數民眾支持,做民眾想要的事情,就是聆聽民意跟對話。
她強調,從過去到現在,政府協助產業發展,有完整工具和解決方案,只要願意面對,任何做法都有可行性,但政治態度掛帥,政府不願意去做,一切都是無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