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幕後/兩度裁押柯文哲遭整肅?北院法官呂政燁「調離」強處庭 法界流竄3大疑點

    2025-08-16 07:00 / 作者 侯柏青
    柯文哲已被羈押11個月,近日情緒大暴走。資料照。廖瑞祥攝
    台北地院強制處分庭法官呂政燁去年因兩度裁押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成為政治箭靶,北院近日公布人事調動名單,赫見他將離開待了好幾年的強處庭,轉往審查庭,背後原因尚不得而知,但法界人士懷疑他「被調職」。不過,同樣經手京華城案,法務部長鄭銘謙照樣圈選京華城案承辦檢察官林俊言、偵辦政治獻金案的唐仲慶晉升主任檢察官,反觀呂政燁卻「被調職」,法界已流竄多個版本的陰謀論,並爆發前所未有的寒蟬效應。

    近日,北院今年度的人事調動名單終於出爐,最讓人跌破眼鏡的,竟然是曾兩度裁押柯文哲的法官呂政燁,意外離開強處庭,據知他將轉任審查庭擔任審判長。

    而大家心裡共同的問號,莫過於他為什麼離開強處庭?到底呂政燁是「自願調職」還是「被調動」?這個人事派令的小道消息,近日在法界傳得沸沸揚揚,但高層卻未曾對外釋疑,彷彿一切只是尋常事。

    偵辦京華城、政治獻金弊案的台北地檢署檢察官林俊言(圖左)、唐仲慶(圖右)。資料照。呂志明攝

    法界揭人事案3大關鍵疑點

    有法官私下表示,這件事情不只是單純的北院內部事務分配問題,背後還隱藏3大可疑之處。

    該法官分析,第一個疑點是、法院系統向來對於「人事消息」向來謹慎,人事案幾乎可以用「密不透風」來形容,相關人令往往都到公布前才有訊息釋出,但呂政燁的人事遷調案,竟然在名單公布前10天左右就在特定媒體刊出,背後是否有人刻意測試風向球,讓人霧裡看花。

    第二個疑點是、北院的強制處分庭自2016年就成立,該庭的法官通常由院長遴選後調入,原則上最少待一年,如果有意續留而且沒有意外狀況,院長通常會在第二年仍會持續遴選。有意思的是,強制處分庭成立迄今,除了法官自請調動以外,還未發生過院長不遴選的「類強制調動」狀況。因此,這次呂政燁的人事令,才會讓法界感受到不尋常。

    第三個疑點是、呂政燁在經手柯文哲案之後,屢成政治攻擊箭靶,還動輒被特定媒體「抹綠」。法界人士表示,向來標榜「審判獨立」的審判系統,一向無法忍受外部勢力在法官身上亂潑政治髒水,但呂政燁屢遭攻擊,北院和司法院卻鮮少對外表示意見,冷回應的態度「非常罕見」。

    法界人士直言,拼湊相關蛛絲馬跡,可以發現該人事令和呂政燁兩度裁押柯文哲應該脫不了關係,內部盛傳,由於他羈押了柯文哲的決定,引發了政治紛擾,連帶也讓司法高層飽受政治壓力,才被迫將他調離強制處分庭。而且,呂政燁近日正巧又收押涉嫌恐嚇司法官的電腦工程師戴瑞甯,甚至導致柯文哲當庭吐苦水「小草PO一張照片也被收押」,更讓這件事飄出濃濃的政治味。

    呂政燁收押剴剴案惡保母劉彩萱,劉彩萱一審判無期。資料照。廖瑞祥攝

    北市議員陳重文涉貪遭呂政燁收押,事後認罪重判。資料照。陳品佑攝

    精準!他羈押的案子都重判

    不過,呂政燁離開強處庭的事件雖然出現不少疑點,但他的新職是回歸深耕已久的審查庭擔任審判長,倒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有法官冷靜分析說,實際上,呂政燁在進入強處庭之前,就是在審查庭擔任審判長,這次的調動屬於「平調」。該名法官指出,呂政燁其實是北院審查庭的「元老級」人物,由於他精於溝通、協調,經常可以勸諭當事人和解、撤告,圓滿了結官司,當年在審查庭期間,屢屢拿下北院「績效王」。

    該名法官直言,先不談呂政燁經手過的京華城案,他對於案件的羈押判斷其實頗為精準,因為,被他羈押過的被告,幾乎都會出現「重判」下場。

    例如前(2023)年底爆發「剴剴遭虐死案」,在事情未鬧大前,呂政燁就秘密收押惡保母劉彩萱、劉若琳姊妹,經過一年多的偵審過程,一審在今年5月重判劉彩萱無期徒刑、劉若琳18年,可見他的羈押決定全然站得住腳。此外,檢調偵辦台北市議員陳重文涉及台智光弊案時,檢察官第一時間聲押失敗,蒐集事證後抗告高院成功,呂政燁也收押陳重文,結果,陳重文認罪,一審仍依圖利罪重判8年6月。

    無獨有偶,國民黨立委徐巧芯的大姑夫婦杜秉澄、劉向婕及友人林于倫捲入詐團洗錢案,當初也是呂政燁率先裁定羈押,而本案起訴後,杜秉澄一審判15年、劉向婕10年、林于倫8年,杜秉澄和劉向婕迄今遭收押。

    上述3個案子全都上訴高院纏訟,但從一審刑度看來,呂政燁的羈押判斷頗有水準。

    呂政燁也收押徐巧芯大姑夫杜秉澄(左)、大姑劉向婕(右)。陳品佑攝

    呂政燁收押朱亞虎後,他很快就認罪。資料照。廖瑞祥攝

    法務部長力挺林俊言、唐仲慶,呂政燁下場迥異

    全案轉回京華城案,呂政燁和此案的淵源,堪稱千絲萬縷。

    據了解,北檢去年8/31漏夜聲請羈押柯文哲,當時強制處分庭法官朱家毅裁定無保請回後,檢方抗告成功,高院將此案發回北院更裁,全案落入呂政燁手上。呂政燁首次裁定羈押柯文哲後,柯文哲主動放棄抗告,羈押確定;呂政燁其後決定延押柯文哲,柯文哲同樣放棄抗告,接受羈押決定。

    檢方起訴京華城案後,改由新的合議庭接手承審,但新的合議庭依然從去年一路羈押柯文哲迄今,柯文哲屢次抗告均被高院打臉駁回,由此可見,呂政燁的羈押裁定沒有問題。

    不過,在京華城案中,呂政燁其實不只是裁定收押柯文哲,他也曾收押關鍵證人、前鼎越開發董事長朱亞虎,另扣押木可公司帳戶,但也由於他輪值時經手數起京華城案的羈押及扣押裁定,反倒讓他成為政治箭靶,撻伐浪潮席捲法院。

    巧合的是,北檢近日偵辦恐嚇司法官案,拘提電腦工程師戴瑞甯、支持者林惠珠後,檢察官將兩人聲押禁見當晚,北院的值班法官竟然又輪到呂政燁。呂政燁諭知羈押禁見,戴瑞甯等人向高院提抗告同樣遭駁回確定,此案雖然有高院背書,他依舊被放大檢視。

    知情人士感嘆,接連碰到政治性大案,呂政燁也算夠衰了,「法官依法挺直腰桿子做事,卻無端招惹一身腥。」

    但話鋒一轉,司法界仍有「他山之石」。這名人士表示,同樣經手京華城案,承辦檢察官林俊言雖然也飽受政治攻擊,但法務部長鄭銘謙依然無畏流言力挺自家人,依法圈選林俊言出任主任檢察官,還他一個公道,至於另一個承辦柯文哲政治獻金案的檢察官唐仲慶,也照樣被圈選升遷,兩人近日都將光榮離開崗位,鄭銘謙不受政治干擾的決定獲得基層好評。

    反觀呂政燁,僅僅是收押柯文哲的其中一位法官,下場卻迥然不同,院檢差距之大,讓不少人點滴在心頭。

    至於呂政燁究竟是「自願調離」還是「被調離」?迄今真正原因眾說紛紜,法界當然也流傳不少版本的陰謀論,但不管哪個版本為真,這起人事案的背後,都足以讓法界人士「細思極恐」;至於「寒蟬效應」這四個字,未來勢必如影隨形的深植大腦,個個看到政治案件,都將避之唯恐不及。

    恐嚇司法官的戴瑞甯遭收押後,呂政燁恰好遭調職。資料照。廖瑞祥攝
    侯柏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