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026國防預算】國造潛艦量產未啟動 僅編119.5億籌購裝備出國駐廠等費用

    2025-08-29 14:43 / 作者 郭宏章
    國造潛艦首艘原型艦海鯤號(舷號711)2025.7.3上午出高雄港進行第三次海測。照片:諸葛風雲提供
    國防部今天(8/28)上午將明年度(民國115年,2026年)國防預算書送達至立法院,除五年兵力整建計畫公開的12項對美軍購擬列入特別軍購預算之外,在今年例行編列的國防部預算中,新增項目較少,其中眾所矚目的國造潛艦(IDS),首艘原型艦海鯤潛艦明年度海軍僅編列1億4212.4萬元。而「潛艦國造-第3階段後續艦籌建」項目,另編119.5億元籌購裝備等費用,但並未全面啟動後續艦量產。海軍也新購「兩棲偵搜橡皮艇成套系統」,補強艦艇與灘岸間運輸及應變作戰,執行外離島及海上戒護任務。

    國防部昨天公布明年度(民國115年、2026年)施政計劃,並將預算書於今天上午送達立法院,準備立院下個會期開始審議。在明年度國防預算當中,海軍重點項目包括持續籌建陸基型魚叉反艦飛彈系統及支援測試裝備解繳、陣地工程等,明年度整體編列300億元預算。

    美國波音(Boeing)公司產製的岸置魚叉反艦飛彈,型號為:RGM-84L-4 Block II(U),美國出售給台灣400枚此型飛彈,另有25個發射單元、雷達車,將提升海軍反艦戰力。Boeing。


    此外,目前由於國造潛艦首艘原型艦海鯤號,正在台船船塢內進行潛航測試前的整備工作,希望能趕在9月底完成海上測試最後階段的潛航測試,因此,海軍司令部明年度只依照先前立法院決議,對海鯤潛艦編列「潛艦國造-第2階段原型艦籌建」項目,編列1億4212.4萬元。等待海鯤潛艦完成海測之後,再由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對後續預算進行解凍,台船公司才能進行後續艦的量產建造工作。

    海鯤軍艦2025.7.3依海試計畫,實施第三次海上測試,已執行各系統海上動態組合驗證及潛望鏡功能測試。台船提供


    海軍在明年度預算中,編列辦理潛艦國造-第3階段後續艦籌建艦艇建造及「潛艦國造國外裝備駐廠」出國等所需軍事裝備及設施,編列119.5億元,其中包括 「一般武器及戰備支援裝備購製」編列119.4億360.5萬元,「採購及外購軍品作業費」編列639.5萬元。

    為了完整銜接海軍艦艇與灘岸之間的作戰能力,海軍明年度起連續三年也編列總共1億453萬元預算,採購「兩棲偵搜橡皮艇成套系統」,共有47艘橡皮艇、94部舷外機、空投吊掛模組47組、導航設備47組,明年度(115年度)預算為4451萬元。

    郭宏章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