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長姜至剛。李政龍攝
過去病人要等新藥納入健保,常需耗時一年,如今最快只要4個月。衛福部食藥署署長姜至剛今(4)日在指出,台灣生醫產業正透過五大策略全面轉型,加速新藥與智慧醫材上市,並指出新藥審查時間已由12個月縮短至8個月,部分案件甚至可壓縮至4至6個月。
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今舉行第五次會議,姜至剛在「推動臺灣生醫產業創新發展」簡報時表示,國際情勢對臺灣生醫產業帶來壓力,臺灣產業得轉型升級及創新布局,以期在全球供應鏈重構中搶佔先機,挑戰包含COVID-19疫情、戰爭等。
姜至剛透露,正在推動生醫產業創新發展5大策略,包含「政策支撐、法規輔導、技術領航、行銷拓域、資源投入」,在政策面,將建構生醫產業創新環境,而在法規面,也同時精進新藥及醫材審查加速產品上市,像是優化現有新藥審查機制、未來新藥查驗登記審查優化、加速醫材上市流通、未來醫材上市落地策略,他也舉例,新藥審查時間已由12個月縮短至8個月,部分案件甚至可壓縮至4至6個月,國內已有11件藥品、51件智慧醫材順利上市。
姜至剛指出,技術層面,將建構國家感染性疾病資源庫,四大任務包含檢體收集、菌株保存、技術服務、國際合作,透過關鍵製程及新產品開發,鼓勵廠商投入生技醫藥產品開發,並結合AI與自動化開發創新製程,建構高品質及穩健的醫藥品供應鏈。
姜至剛期盼,跨部會合作推動臺灣生醫產業創新發展,落實加速新藥及醫材上市、完善數位醫療產品及藥品法規環境、永續經營國家感染性疾病資源庫、帶動投資智慧醫療企業,以及打造臺灣品牌形象,協助智慧生醫產業快速布建海外據點,同時持續推動租稅優惠、研發補助、促進投資方案,實現健康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