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巨浪後的香港/民間韌性激起全球研究浪潮 從台灣照見未來

    2025-09-07 07:50 / 作者 李佳穎
    中研院社會所客座助理研究員梁啟智參與主編《巨浪後》,揭香港國安法5年後的變局。廖瑞祥攝
    香港於2019年發生反送中運動,2020年通過「香港國安法」,公民社會大幅萎縮、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受到挑戰,香港彷彿經歷了一場巨浪,席捲了社會、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的各個層面,留下斑斑水跡,浪潮退去後仍有暗湧翻攪,就連台灣也受到捲動,影響持續蔓延,共同思索自身的處境與未來。

    梁啟智曾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兼任講師,他自2021年從香港來到台灣,以台灣作為海外推動香港研究的重要基地,加入中研院社會所香港主題研究小組。時值香港國安法5週年之際,他與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吳介民共同擔任主編,出版《巨浪後》,集結台港學者從國際金融、地緣政治、公民社會、新聞媒體到文化記憶,試圖描繪國安法時代的香港景觀。

    《巨浪後》呈現了香港的A、B面,一方面提到了中共帝國方略對香港的壓迫,一方面又展現了香港民間社群的韌性。

    「你可以把香港看得很大,也可以看得很小。」梁啟智經常以「尺度」觀看世界,他覺得「一國兩制」的張力正是尺度的拉扯,有些事情被看成中央的,有些是地方的,但現在「我們以為是香港的都變成中央的。」當中國與香港的關係已由單一方主宰,一國兩制無法翻轉,他試圖跨出不同的尺度,思考在中國之上、香港以下的問題。

    梁啟智認為,中國與香港的問題其實是中國與世界的問題,也是香港的人與人之間,社群與社群之間的問題,尤其公民社會的消散或萎縮不代表人與人連結的斷裂。

    時值「香港國安法」5週年,北京與港府積極「說好香港故事」,舉辦多場國安法5週年、一國兩制研討會,試圖說服西方國家,一國兩制未受影響,香港仍有充分的自由與法制。另一方面,香港學者流散海外,台灣成為重要的海外基地,中研院社會所香港主題研究小組2023年與2024年分別在台灣與東京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

    中研院社會所客座助理研究員梁啟智參與主編《巨浪後》,揭香港國安法5年後的變局。廖瑞祥攝


    《巨浪後》在台灣出版得益於台港的地理與心理距離。梁啟智解釋,許多學者已經不能或不願入境香港,如同過去大家將香港當作研究中國的基地,如今台灣距離香港近,資訊傳遞迅速,具有專業自主的學術社群,他最近煩惱的是研討會今(2025)年要搬回台灣舉辦,但報名人數超越以往,必須有所取捨,「慶幸的是,作為一個自由的學術社群,不是任何人告訴我們誰能來、誰不能來。」

    梁啟智也提到,台灣與香港沒有時差,台灣是華文出版中心,華語研究資源豐富,他舉例在其他國家的香港研究計畫,不乏遇到相關人員不懂中文,一時無法判斷、分類資料的狀況。另外,台灣社會對香港有基本熟悉感,「講到周星馳的電影,每個人都能說上幾句。」不過,他也提到,台灣的大學校園中香港書籍仍不多,並缺乏系統性的香港研究課程,這是未來值得努力的地方。

    香港研究在海外遍地開花,除了中研院,台灣成立香港研究學會,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設立香港圖書館,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設有香港史研究中心,加州大學也規劃香港相關課程,「香港研究不只是研究香港,而是透過香港理解中國。」梁啟智解釋,這種跨國學術網絡,使香港議題成為全球關注中國政治變化的窗口。

    這是在抵抗北京嗎?梁啟智反駁,在自由國家的學術界,具有自主研究的專業社群,共同形塑研究的議程,不是被任何政治勢力決定,全球都在做香港研究,因為香港是民主倒退的經典案例甚至是極端案例,「我們不會問這個題目會得罪誰,只會問它是否值得研究。」這與官方論壇的政治宣傳有本質不同,「不一定是要批評中國的內容才能發表。」

    香港已死嗎?許多討論香港的活動上,經常有人拋出這樣的疑問,梁啟智認為,若是論個過往相對自由開放的政治環境,那的確已經不存在;若是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基本價值的追求,卻仍有人持續堅持,因此不願隨意下定論,「台灣人也不會如此輕易地思考台灣。」在他看來,香港仍存在多層次的社會樣貌,並非一句話就能概括。

    梁啟智相信,正是無法輕易回答,才需要著書,《巨浪後》既是紀錄,也是開端,即便制度環境收縮,「還有很多事情在發生」。他強調:「香港不是沒有了,而是需要用不同的尺度與角度去看待。」如同颱風過後的香港,究竟是重現陽光或是清理遭破壞的土地,港邊的小船究竟是沉沒或是飄向更遠的地方。

    許多人讀完《巨浪後》,念念不忘的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的話,他曾引用一位受訪者的話說:「國安法下的香港就像一個黑暗大海裡的孤島群,島上都有人在耕耘,但他們彼此看不見對方,需要偶而有船經過,發出光亮,讓島上的人看見彼此,船經過後,大家又各自默默工作。」巨浪後,當我們從台灣望向香港,也是在照亮自己的未來。
    李佳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