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城案,柯文哲開庭結束。廖瑞祥攝
台北地院今天審理京華城案,傳喚時任都委徐國城作證,徐證稱,威京集團旗下鼎越開發董事林青曾試圖聯繫他未果,他在專案小組反對京華城提案後,也有都發局公務員感謝他,還吐露「承受很多壓力」。沒想到,柯文哲今天不再罵檢察官,反而燦笑安慰證人「辛苦啦!辛苦啦!」。不過,檢方強調,其證詞足以證明,京華城事前嘗試聯繫都委關說,還對公務員施壓,案情發展對柯文哲不利。
檢辯今天在法庭上唇槍舌戰,交保後首度出庭的柯文哲顯得心情極佳,他難得不再罵檢察官,他說,「他(徐國城)今天講一句話讓我感觸很深,如果再來一遍的話,他打死都不會當都委會委員。」柯文哲語畢還看向徐國城,告訴他「辛苦啦!辛苦啦!」控關說、彭振聲「忽視反對意見」林青傳關說簡訊?擔任文化大學都市計劃與開發管理學系教授的前都委徐國城,在接受檢廉偵訊時曾吐露,京華城案有「長官的壓力」,還強調時任副市長彭振聲主持都委會「做他的結論,忽視反對意見」,還表示主席若自己決定,委員「形同幫主席背書。」他更主動拿出對話紀錄,告訴檢方,時任鼎越董事林青曾傳簡訊給他,「不用看就知道是在關說」,他因此沒搭理。
徐國城的證詞對柯文哲、彭振聲、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相當不利。律師團質疑,徐國城在開都委會大會時,根本沒表示反對意見,卻把責任推給彭振聲,還砲轟徐國城主動交付檢方的簡訊(林青的關說簡訊)不能當證據,「因為檢察官未告知可以拒絕交出。」。
徐國城則表示,當時專案小組會議建議京華城可以循《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第80-2條,用繳代金的方式爭取榮獎,但卻沒有排入大會討論,他認為京華城案審議特別快,公務員有受到壓力。有律師問他「既然是背書,為何還甘願做委員?」他無奈回應說,坦白說,如果再給一次機會,「我打死也不會來審這個案子。」
前都委徐國城到台北地院作證。廖瑞祥攝
柯文哲笑開,檢方回防炮火猛檢方指出,徐國城的證詞和在偵查中的說法完全相同。依據他的證詞,時任威京集團旗下鼎越開發公司的董事林青,曾在都委會2020年6月20日專案小組開會前,嘗試聯繫徐國城「關說」。後來,徐國城曾在專案小組開會時反對京華城公司的提案,徐國城認為,京華城容積率560%是「法律規定」,不容變更,而且京華城和北市府還在打行政訴訟,不該在判決確定前將同一個案件送都委會審議。
根據徐國城證詞,開完會後,都發局公務員就向徐國城表達「感謝」,還吐露他們「承受很多壓力」。檢方指出,都委會委員何方子也告訴過徐國城,指稱林青也曾透過關係找他,這些都足以證明京華城事前有試著聯絡都委會委員「關說」,並對公務員施加壓力。
況且,都委會在2021年召開第一次專案小組會議,雖然未挑戰適法性,但因為前都發局專委張立立在會中表示「有先例」,徐國城因此相信都發局的意見,而委員們也誤認張立立舉的前例可以援用於本案,才未深入討論適法性,依照委員認知,適法性應由都發局先把關確認,如果不合法就不應該送入都委會。
檢方表示,徐國城也證稱,京華城案的審議和其他案件相比,感覺特別快,只要委員有意見,就馬上想「其他方式」送北市府排會討論。根據徐國城的證詞,2021年兩度召開專案小組會議,都有提到京華城依照《土管條例》第80-1條、80-2取得容獎,但到了大會就沒有被提到。他基於上述理由,判斷市府一開始就想幫京華城取得容獎,也認為都委會幕僚有受到壓力。在關鍵的都委會783次會議上,徐國城也證稱,某程度上可以說是由「主席」(彭振聲)做出最後決定,縱使委員有不同意見,經主席裁示後,不代表每位委員都認同主席的裁示,但不見得會有人持續反對。
法院聽完檢辯意見後,諭知徐國城請回,全案將於周四(9/11)開庭續審柯文哲涉及的公益侵占案,屆時預定傳喚民眾黨秘書長周榆修、黨工李婉萱作證。
民眾祕書長周榆修將出庭作證。資料照。廖瑞祥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