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長陳駿季。資料照。李政龍攝
台中養豬場有死亡豬隻驗出非洲豬瘟核酸陽性反應,廚餘餵豬再度成為焦點,國民黨立委張嘉郡今(10/23)在立法院質詢時指出,全台僅剩8%的豬隻使用廚餘餵食,應該全面禁止、避免成為防疫破口,農業部長陳駿季強調,在中央積極輔導下,廚餘養豬廠從1000多廠變成400多廠,政府「沒有說不禁止廚餘餵豬」,在立委追問下,他也承認,廚餘有可能是破口。
陳駿季今天前往立法院,針對「非洲豬瘟防檢疫後續防疫精進作為」進行報告,張嘉郡指出,全台共有505.8萬頭豬,其中廚餘餵食的只有46萬頭左右、占比8%,「為了這46萬,要犧牲500多萬頭,為了這8%,你要讓台灣成為非洲豬瘟的破口?」她批評,非洲豬瘟萬一爆發,全台產值可能損失1000億,甚至2000億都有可能。
張嘉郡接著追問,「廚餘餵食畢竟是一個破口,你同意嗎?你同意是一個破口嗎?可能是破口之一吧?」陳駿季坦承,「可能是破口之一。」
張嘉郡不滿再問,「你們堅持不全面禁止養豬的理由是什麼?」陳駿季表示,農業部沒有說不禁止廚餘餵食,這政策需要滾動檢討,從2019年起,中央就積極輔導廚餘養豬廠轉型,數量從1000多廠變成400多廠。
國民黨立委鄭天財同樣關注廚餘餵食問題,批評中央早就應該全面禁廚餘養豬,不過陳駿季強調,現在廚餘養豬一定要經過蒸煮,只要經過合格蒸煮,就是安全飼料,所以不要污蔑廚餘餵豬,「就好像交通事故頻繁的時候,不能說因此就不能開車。」
民進黨立委邱志偉也呼籲,台灣應該向日本學習,日本的做法是把廚餘製作為飼料,並進行消毒後再餵食,這樣就不會有病毒傳染的問題,同時也省去繁瑣的邊境檢查。他認為,政府應該制定落日條款,加速使用廚餘養豬的豬場轉型。
陳駿季回應,如果可以把廚餘製作為飼料,確實能降低風險,農業部也會加強力道,輔導廚餘養豬的豬場轉型。他說,農業部會成立團隊,向日方詢問專利授權的可能性,再導入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