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顧爾德專欄:台灣有事高市相挺,馬前主席有事嗎?

    2025-11-19 07:00 / 作者 顧爾德 / 資深新聞工作者、專欄作家
    對於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日本有事」言論,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圖)卻稱過於躁進。資料照。廖瑞祥攝
    「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而導致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一段答詢引發日中關係緊張,也在台北政壇吹皺一池春水。到底這個引發中日關係緊張的質詢對話內容以及質詢的背景是什麼?後續發展又將如何?

    首先綜合各家日本媒體的報導,還原當天的對話:

    立憲民主黨眾議員岡田克也在國會質詢高市早苗時,先提出一個假設狀況稱,如果中國對台灣進行海上封鎖,導致日本的船隻必須繞道,他要高市具體說明一旦台灣情勢惡化,日本政府會在什麼條件下認定為「存亡危機事態」?高市回答說:「若出現軍艦被使用、伴隨武力行使的情況,這種事態可能構成『存亡危機事態』。」她並且說:「在那樣事態下,日本可能無法袖手旁觀。」

    「存亡危機事態」是日本2015年第三次安倍內閣通過的《和平安全法制》(《安保法》)所新增的情境。這是指日本雖未遭受直接攻擊,但美國或者其他與日本密切相關的國家遭受武力攻擊,形成「威脅日本國家存亡、明顯從根本顛覆國民生命與權利的危險狀態」,這也構成日本自衛隊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要件之一。所謂「集體自衛權」是指在本國未有受到軍事威脅下,積極對外出兵、參與多方軍事集團共同介入他國戰事。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挺台言論掀起外交風波。圖為她在國會發表首次施政演說畫面。美聯社


    過去官方未界定前提 高市首度打破模糊

    岡田進一步質問高市,這種說法逾越了界線(超過歷代內閣對這個議題設下的紅線)、會產生重大外交影響,他要高市慎重回答:日本有可能對台灣進行軍事性介入嗎?高市則回應說,她並沒有假設特定情況,也沒有做出任何決定。「我的回答完全在政府既有的立場之內。」。岡田繼續質疑她:「在法律基準仍不明確的情況下,您直接說某種情況會構成存立危機事態,是否太輕率?」高市則再回應稱自己沒有打算收回發言,並稱她的說法「完全符合現行安保法的規範與以往政府的見解。」

    高市這個答詢非常重要,就如前首相石破茂所言:「歷屆政府從來沒有明確限定『在這種情況下就是日本有事』。」2021年安倍晉三說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換言之,也就是日美同盟有事。」這句話時已卸任日本首相,也是在台灣智庫舉辦線上論壇上的發言。高市早苗是第一位以首相身份對這個議題做出官方發言、打破日本在此議題上的戰略模糊。

    「存亡危機事態」指的是美國等國受武力攻擊,威脅日本存亡時,日本可派出自衛隊介入戰事。圖為日本閱兵典禮資料照片。路透社


    岡田提問其來有自 藉機彰顯「和平主義」

    那麼岡田克也這個質疑的目的是什麼?岡田所屬的立憲民主黨是中間偏左的政黨,一向反對修改《日本憲法》第九條「和平條款」,反對安倍制訂《安保法》擴大集體自衛權。1953年出生的岡田克也是立憲民主黨的資深議員,擔任過立憲民主黨前身民主黨的黨魁。東大法學部畢業、進入通產省工作,再當選眾議員,是典型菁英官僚型政客。他作風穩健、反軍事化。2009年、 2010年民主黨主政時擔任過外務大臣。當時民主黨內閣首相鳩山由紀夫打破過去內閣慣例而不參拜靖國神社,對過往日本殖民侵略表達反省之意;鳩山被視為親中派,在台灣問題上堅持一個中國政策。

    岡田屬對中鴿派,擔任外相期間,在歷史問題上提議日本與韓、中一起編製歷史教科書;他主張與中國交往、在美、中之間保持平衡;對台灣問題維持戰略模糊,反對安倍「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論調。今年3月岡田克也還率領立憲民主黨議員代表團訪問北京,在人民大會堂與中共中央宣傳部長李書磊會談,雙方強調要恢復兩國信任、建立穩定關係,避免軍事緊張。

    從立憲民主黨與岡田自己的一貫立場,他對高市早苗做出這個質詢並不意外。岡田一方面藉此向北京示好,另一方面利用「台灣有事」逼高市對「和平憲法/軍事路線」表態,藉以批判自民黨對安保法做了過度寬泛詮釋,並彰顯立憲民主黨「和平主義」路線。

    立憲民主黨眾議員岡田克也說明當天詢答內容。翻攝自岡田克也X


    雖然立憲民主黨還是日本國會第一大反對黨,但是7月國會改選後席次並未增加,反而是兩個新興右翼政黨──國民民主黨和參政黨──席次大幅躍升。這也代表著立憲民主黨這個老牌自由派力量在政治版圖中勢微;相對的,高市早苗組閣成功代表自民黨內安倍的重整軍備、邁向正常國家的右翼路線再起。

    高市迎得民眾支持 大老則盼她別亮底牌

    即使日本自由派媒體,如《朝日新聞》的政治部評論,也批評首相的發言欠缺外交考量、過於輕率;不符過往日本外交的戰略模糊,可能限制外交彈性;民意調查卻顯示高市獲得很高支持度。依日本共同社的民調顯示,48.8%的受訪者贊成一旦「台灣有事」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高於反對的44.2%。此外,共同社的民調也顯示,高市內閣的支持度由10月的64.4%上升到11月的69.9%。

    不過,剛成立的高市內閣還不是穩固,高市雖然自稱「無派閥」,但能當上首相也是靠黨內大老支持,尤其是麻生太郎。她的內閣也留著各派閥分贜痕跡,因此黨內大老對高市這番「台灣有事」發言的反應就很有指標性。石破茂公開在電視上說,他最大的擔憂是,高市把日本「底牌」全說出來反而會「削弱嚇阻力」。高市內閣的外相茂木敏雄也是派系領袖,他是務實派,強調用外交手段來維持台海穩定,不會贊成過度「安全保全化」台灣問題。

    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官方X發文,稱要斬首高市早苗,引起日本人憤慨。翻攝X


    至於中國方面強力反彈是可預見的:副外長孫衛東召見日本駐華大使提出「嚴正交涉」;中國海警在釣魚台海域進行「權益執法巡航」並加強區域軍事活動;中國政府建議民眾近期避免前往日本,航空公司也提供前往日本旅客機票免費改期、退票。官方發言人與官媒對高市早苗發動謾罵,其中最令人瞠目結舌的還是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他官方X帳號上的日文留言:「那顆令人厭惡的頭顱,如果膽敢伸過來,就必須毫不猶豫地將其斬落。準備好了嗎?」這種威脅斬首駐在國領導人的言論已然超乎「戰狼」兩字可形容。這段留言雖然刪除了,但經媒體報導後引發日人群情激憤,據媒體分析,這也是刺激高市民調攀升的重要因素。

    藍前主席打壓高市 比「斬首說」更傻眼

    比薛劍更令人傻眼的發言卻是來自台灣的中國國民黨前後任主席。中國武力進犯或封鎖台灣時,台灣一向最心擔心的情境是:美國鞭長救援不及、周邊國家又懾於中國武力恫嚇而不敢伸出援手,讓台灣孤立無援。如今最重要鄰邦領導人公開表示屆時不會袖手旁觀,不料台灣最大反對黨兩個前領導人卻敬謝不敏。

    洪秀柱近年頻訪中國。圖為她赴深圳大學演講。翻攝洪秀柱臉書


    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反問高市:「台海事務,關妳日本人什麼事?」另一位前席馬英九則說高市「過於躁進」。柱柱姐的國際視野如何?在她當短暫的總統參選旅程中台灣民眾已見識過了;至於馬英九,他在總統任內雖幾度為釣魚台問題對日本態度強硬,但也與當時的安倍內閣簽下台日漁業協議、解決了兩國在釣魚台等地重疊經濟海域漁權糾紛。馬英九還喊出要建立「台日特別夥伴關係」,如今這位「特別夥伴」仗義執言,卻批評人家「躁進」;大概10年前馬習會迷湯被灌多了,再加上過去兩年接連返鄉祭祖、上演「馬習再會」後,年歲漸長的馬前主席似乎也出現了返祖現象了。

    中國對高市發文攻武嚇時,過去一向有民族主義亢奮症的小粉紅這次反而顯得鎮靜多了,不像2005、2012釣島議題引起的反日風潮那麼囂張;倒是台灣的洪、馬兩位政黨前主席搶當中國打壓高市早苗的急先鋒。

    「馬習二會」去年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美聯社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專欄作家
    顧爾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