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政治界點石成金的魔法:為何有人點誰就亮,有人卻黯然失色?

    2021-02-09 13:43 / 作者 林家宇

    但同樣是上榜率100%,且人氣也不俗的柯文哲,卻似乎很難將自身熱度分享給時常被他點名的黃珊珊,黃一直到被陳時中點名才首次進榜。




    圖片
    100%上榜的柯文哲與羅智強。(圖片來源/SOLA大數據團隊)




    這樣的差異或許可以透過美國作家賀佛爾的《狂熱分子》一書中提到的理論得到解釋。



    賀佛爾認為(群眾運動的)教義必須是複雜晦澀、含糊不清或不可驗證的,因為「只有對我們不理解的東西,我們才會有百分百的信仰。」一種能理解的教義會短少力量。換句話說,抽象的理念只要進入驗證階段,或成為能夠完全理解的東西,其有效性與確定性在忠實信徒(true believer)眼中都會失色。



    曾在2014年獲得「超越藍綠」高人氣的柯文哲,以失言作為其個人特色,其他政治人物絕對不能說出口的話,柯文哲卻如有不死金身般為所欲為,甚至在面對具體作法的質疑時,也能用「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來一語帶過。



    但自從當選至今,其人氣及帶動他人的影響力逐漸下滑,主要原因在於原本被支持者視為一切政治不公義終極解方的「白色力量」,在柯文哲兩次執政台北市下被充分檢驗。



    而在為了擴大政治實力組黨,詮釋權被其他民眾黨高層所共享後,原本基於柯文哲人格特質可以含糊不清的白色力量一詞,從「不用講清楚」變成了「講不清楚」,導致忠實信徒大量流失,自然也就不能再隨意地摧枯拉朽。



    但僅僅作為台北市議員的羅智強,因為職權只能監督市政,最終做決定的仍是行政官員,只要充分表達立場就已經算是善盡職責,其「改變現在」的能力尚無法被驗證,仍可以用抽象的政治理想作為凝聚忠實信徒的號招,在這個階段,追隨者會認為在他的帶領下能向一片應許之地邁進,他也就有了點誰就亮的神力。



    台北市2019年討論設置違建委員會處理違建問題時,柯文哲曾盛讚支持此一政策的羅智強有氣魄很讚,如今市府卻在上路不到一年後就傳出要修法放寬違建的查報標準,如此一來一往在民眾的觀感中,就只留下了羅智強積極爭取成功,但柯文哲怕事退縮的印象。



    兩者的忠實信徒會此消彼長也就不奇怪了。



    誠如賀佛爾最後的結論,狂熱是一種靈魂的疾病,卻又是一種可以讓國家社會振衰起敝、死而復生的神奇工具。



    事實上這也是每個成功的政治人物都會經歷到的階段,但在有限的政治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會迎來積極階段的結束,能否正視這個必然並成功轉型,或是耽溺於以往的榮景,決定了每個政治人物不同的命運。




    林家宇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