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讚科學園區是台灣優勢! 劉德音經發會分享台積電成功5關鍵因素

    2024-09-03 12:28 / 作者 戴嘉芬
    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此次特別回台,參加首次經發會顧問會議,並發表主題演講。廖瑞祥攝
    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首次顧問會議於今日(9/3)召開。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擔任創新經濟組的共同召集人,此次專程自美返台參與會議,並以「從公司經營看國家的經濟發展」為題發表主題演講。

    劉德音說,90年代開始至今,正好是台灣經濟發展很快的一段時期,他有幸在這段時間,在台積電觀察到整個產業,發現台灣做很多事情很成功,但也失敗過。他強調自己講的內容可能無法擴及全貌,但公司經營是他唯一經驗,因此就從公司經營的角度,來看國家的經濟發展,特別是能影響國家GDP的部分。

    他分享台積電發展的成功經驗有5項,首先,是利用台灣本地有紀律的工程師文化。劉德音提到張忠謀在1987年創立台積電,張創辦人曾經多次提及,他到台灣看到本地工程師、作業員,他們的紀律性非常好。而台灣的工程師經過30年培養,也造就非常高的素質,這是台灣的優勢之一。

    其次,是只做半導體製造的商業模式。台積電剛開始成立時就專注在半導體製造,這是為何?劉德音提到,因為研發、市場行銷都是台灣當初的弱項,所以我們專注在強項,而避免台灣的弱項。

    第3,則是以世界市場爲目標。劉德音說,這本來也是台灣的弱項,很多公司一開始不以世界為市場,公司發展就會被限制住,甚至造成很多有錢的大老闆,但他們對台灣的經濟不見得能有長足貢獻。

    第4,則是新竹科學園區的設立,與上下游協力廠商的投入。劉德音說,1980年新竹科學園區設立,當初引進很多國外人才,他們設立方便的單一窗口,讓很多重量級公司開始在園區立足。「像台積電在美國建廠,就發覺沒有單一窗口的痛苦。」這是台灣真正的優勢,也是台積電能成功的一大原因,後來被新加坡、中國大陸爭相效仿。

    第5則是建立創新文化,鼓勵與社會聯結。劉德音說,半導體為甚麼能夠在台灣生根,主要就是來自科技創新,技術每兩年就必須升級,如果不升級就無法在這個產業生存。一旦有了持續升級的創新技術,就算別的國家想效仿,偷台灣的技術也沒用,因為兩年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劉德音說,他在台積電時,鼓勵員工跟社會結合,這樣員工在他們的社區、朋友圈中,才能找到他們的價值,跟工作結合。
    戴嘉芬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