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示意圖。路透社
多空態勢不明,讓外資內部對輝達看法也出現分歧!美系外資大中華區分析師先前才下砍輝達GB200晶片出貨預估恐低於2萬片,但北美看好DeepSeek的拋售潮代表抄底機會,四大理由看好輝達優勢,且2025年改變成本曲線的是Blackwell,而非客製化晶片(ASIC),因此輝達仍是首選。
美系外資大中華區的分析師在2月初出具報告,微軟資本支出增速放緩,且雲端市場成長今年見頂,第四季年增速可能降至個位,因此將輝達GB200 NVL 72今年的出貨量預估從3~3.5萬櫃,一舉下修至2~2.5萬櫃,悲觀情況甚至恐低於2萬櫃。
不過北美地區分析師2月6日的看法不同調,DeepSeek 在出口管制和長期投資方面造成了一些阻力,也產生了出口管制、AI領域支出方的融資環境、投資者情緒相當消極等三方面破壞,且無論美國政府實施何種限制,都可能破壞輝達的獲利。
雖然輝達長期風險的投資者情緒有所惡化,但輝達短期業務繼續保持堅挺,Blackwell晶片的供應可見性繼續增強,客戶的消費意願明顯顯現,美系外資北美區分析師仍以四大支撐理由力挺輝達,
一、目前仍然是一個過渡環境,但對Hopper和Blackwel晶片的信心還在不斷增強。
二、然投資者對大型訓練模型的情緒面臨壓力,但種種跡象顯示大模型仍在建設中。
三、推理領域仍會有多年動能,輝達在推理領域的地位依然穩固。
四、雖然股市最近顯然更青睞客製化晶片(ASIC)而非GPU,但預期趨勢會在下半年逆轉。
美系外資分析師說明,DeepSeek崛起後ASIC 表現優異,主要是市場看重服務成本,並且認為ASIC 更適合成為許輝達客戶的低成本推理平台。的確優化的產品更適合特定工作負載,但2025年改變成本曲線的是Blackwell,而不是ASIC,因此仍給予輝達152美元的目標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