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達電內部碳定價制度有成! 擴展至範疇三、催生再生電力氫能前瞻技術

    2025-02-12 17:18 / 作者 陳俐妏
    台達電。資料照
    面對各國日益嚴格的氣候政策法規與客戶端的市場需求,內部碳定價制度除了落實碳排有價的觀念,可成為企業將氣候風險轉化成低碳轉型綠色商機的重要推手。台達電在2021年實施內部碳費機制,展望未來,台達電將規劃碳費收取涵蓋擴及至範疇三排放。同時,透過內部碳定價機制也成功擴展再生電力、氫能技術等前瞻的科技研發。

    台達電今天發表《台達電子內部碳定價報告書》,公司推廣內部碳定價的實務經驗編撰成電子版專書,分享全球碳費發展趨勢、當前內部碳定價的各式應用、台達碳定價管理機制的關鍵運作要素以及階段性成效。

    台達電副總裁暨永續長周志宏表示,2021年是台達實施內部碳費機制的第一年,隔年即達到溫室氣體(市場別)排放下降13.5%的成效,2023年進一步下降39%,成果顯著。儘管目前全球的碳費價格不一,企業可以依營運需求訂定自己的內部碳價,據此建立策略目標、配套措施與基礎建設,助力推展減碳行動,形成一個企業減碳的正向的循環。

    台達電也分享常見的內部碳定價作法包括:影子價格、隱含價格、碳費,以及內部排放交易等不同應用形式。台達電2014年起即以「影子價格」為機制計算排碳對投資專案的影響,至2021年則將「內部碳費」融入管理機制,以每公噸300美元的價格,向事業單位徵收碳費,並將碳費轉成碳基金,鼓勵事業單位投入再生電力發展、能資源管理,以加速減碳目標達成進而推動創新研發。

    例如「再生電力匹配程式」的開發,以及是否「導入氫能技術」的評估等,都為公司創造出未來的商機。推動內部碳費機制的同時,積極有效的跨部門溝通與資源整合亦是關鍵的要素,包括凝聚目標共識、經營團隊的支持、觀念形塑、建立管理機制、以至於績效連結,都需要相關部門的協同合作。

    未來,台達電將進一步規劃內部碳費機制的進階方法學,將碳費收取涵蓋範疇由目前的範疇一與範疇二,擴及至範疇三排放。同時,透過內部碳定價機制聚焦前瞻的科技研發,鼓勵發展更多創新低碳產品與解決方案,拓展綠色商機,攜手全球客戶與供應商夥伴,共同朝向全球淨零的氣候目標邁進。
    陳俐妏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