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積電不得不出手救英特爾?專家:「這情境」滿足川普且有利封測

    2025-02-25 12:44 / 作者 徐筱嵐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台經院提供
    美國總統川普擬對晶片課徵25%關稅,甚至傳出白宮施壓台積電出手救英特爾。專家分析三種情境,台積電面對關稅有足夠的議價能力,且具轉嫁能力,又赴美投資設置先進封測廠,不但能減少往返台美的成本,也能滿足川普需求;但最棘手的是救援英特爾,在雙邊的製程和經營模式有差異,也會有核心關鍵技術外洩風險。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模擬三種情境,首先,在開徵關稅部分,台積電目前在全球半導體有無可取代的地位,英特爾18A製程類似台積電的N3P製程,即便美國開徵關稅,台積電可透過議價能力、轉嫁金額;其次,若是得赴美投資,建議獨資設置先進封測廠,投資金額較小,且有鑑於AI、高效能運算的重要性持續攀升,美國並無足夠的先進封裝產能,還能滿足川普在地化、落地化生產線,且維持台積電獨立性。

    劉佩真認為,最棘手的情況就是要台積電救援英特爾,雙方在晶圓代工屬競爭關係,英特爾全球有15座廠,有11座在美國,以色列和愛爾蘭各有2座,未來要求入股合資或合併,對台積電都是弊大於利,畢竟先進製程上的相容性低、架構差異大,且經營模式不同,加上英特爾內部也有反對聲音,希望能夠避免此情境,否則恐造成核心關鍵技術外洩風險。

    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補充,台積電倘若接手英特爾,直接拉升市占率,以晶片法案的補助金額來看,原本要補助英特爾的款項,最後都會給台積電,美國反托拉斯法恐怕會出面管制,對台積電並不利,反而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目前沒有封測廠,意味著封測得回到台灣,再出口到美國或其他國家,過程十分繁瑣,在課徵關稅上會有困難,相較之下,設置封測廠確實比救援英特爾還單純。

    另外,對於川普頻頻高舉關稅大旗,張建一說,觀察川普的作法,都是先威嚇對手或夥伴配合美國政策,透過關稅確認哪些國家是美國盟友,最終目標就是要求聯盟國家,共同對抗中國,況且要課徵關稅有一定的複雜度,以墨西哥為例,一旦課徵關稅,影響最大的是汽車和伺服器,其中汽車產業,有部分製程在美國,若開徵關稅,要課徵哪個項目都是問題。

    張建一指出,我國晶片對美出口的比重不高,主要是出口到中國,作為蘋果手機的組裝,嚴格來說,除非要針對終端產品,否則半導體都屬於零組件,不論是加徵關稅或是對等關稅都並不容易,加上DeepSeek橫空出世,是否能降低AI模組成本仍有待觀察。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