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受經濟部委託研究 中經院:若輸美關稅25% 台幣匯率應貶至35元才能因應

    2025-07-17 12:19 / 作者 吳馥馨
    中經院第一研究所長劉孟俊。截自國會直播
    中經院第一研究所長劉孟俊今(17)日表示,中經院受經濟部委託研究對等關稅對產業發展之影響,其中,針對關稅及新台幣兌美元匯率部分,若美關對台灣課徵10%至15%的對等關稅,那麼新台幣兌美元就應貶至30元左右可因應相關衝擊。

    但若關稅稅率在15%至20%左右,那麼新台幣匯率就要貶至31元至35元左右;而若關稅在25%以上,台幣就要貶到35元以上。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天召開「台美政府對等關稅協商」公聽會;劉孟俊表示,中經院接受經濟部委託研究結果指出,出口企業若能提高以美元支付占比,匯損影響就能降低。

    因此,他大膽提出顛覆性的思考,政府是否能允許出口商所繳納的稅款,一定比例改由美元繳稅。另外,出口製造業聘僱的外勞,薪資能否允許改由美元支付。

    劉孟俊表示,根據中經院訪視中小企業,台美對等關稅對台灣最大衝擊,不全是關稅,而是貿易不確定性,因川普政策數變,關稅水準是一件事,但關稅政策一直不確定性,使得企業長期營運及投資策略很難執行。因此,中小企業將來面對全球經濟走弱環境,這些衝擊遠大於稅率、匯率。

    劉孟俊說,台商可能有短期因應、長期作為;其中,短期,廠商要思考如何投資設廠布局,降低對美出口壓力。而政府則有必要協助中小企業出口商檢視現金流有否穩定,財務狀況有否穩定,財務具有競爭力也幫助勞工就業。

    另外,劉孟俊也表示,台灣產業發展已到新視野,產業要深度國際化。過去第一次國際化,台商去對岸投資,因此規模做大的有鴻海、華碩等EMS代工廠,如今是中國+1政策,供應鏈重組下,台商必須到發展中國家投資,也要多角化經營。

    劉孟俊表示,政府應採取長期視野及戰略,幫助廠商國際化。效法日本商社全球布局,台灣土地天然資源有限,但要有經營全球市場的能量。
    吳馥馨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