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益證第一金投信攜手解析電力基建的投資新趨勢。資料照
資料中心和AI模型訓練帶來的龐大電力消耗,全球電力需求急劇上升,電網壓力倍增,迫使各國政府與企業加速重新審視能源戰略,尋求穩定且永續的供電解方。群益投顧資深研究員黃鵬睿表示,2024年全球電力消耗顯著上升,年增量預計高達1,100 TWh(百萬兆瓦時),增長率約為4.3%,為過去十年平均的兩倍。主要是受到AI時代新增電力需求的驅動,預計到2030年,美國資料中心新增用電量將接近整個加州的全年用電規模,這將對電力系統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群益金鼎證券與第一金投信今天舉辦論壇,深入探討AI引發的缺電危機、核能的崛起,以及對於公用事業、基建產業的投資機會。面對用電結構劇變,核能作為一種穩定且低碳的發電來源,逐漸受到各國政府的支持,政策方向也由保守轉向積極。目前,全球核能供應占比約10%,隨著各國零碳目標加持,監管態度轉變,核能的新建機組數量有望加速成長。例如,美國川普政府要求簡化核電廠許可流程,並且計劃在未來25年內將核能發電量增加4倍;歐盟則將核能列為綠色能源,預計到2050年新增109GW的裝置容量。
黃鵬睿對於核能產業鏈的投資機會持樂觀態度,認為無論是上游的鈾開採、中游的核電廠建設,還是下游的電力配售及廢核料處理,都有良好的投資前景。特別是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因其小型化和模組化的特性,受到Google、亞馬遜、輝達等科技巨頭的關注。
第一金全球水電瓦斯及基礎建設收益基金經理人林志映也指出,川普政府透過加徵關稅,激勵製造業回流美國,搭配AI產業發展的趨勢,以美國資料中心用電為例,預計將由目前佔全國用電量約3%,上升至2030年的10%。諸多因子加持下,將帶動電力產業與電網升級需求,進而推升公用事業收入及基礎設施投資熱潮。
林志映分析,目前全球經濟前景面臨高度不確定性,而水電瓦斯等公用事業屬於民生必需品,具備高特許、低競爭、穩定現金流及抗通膨調價特性,加上歐美的水電瓦斯等相關企業,不少每年可提供4~6%的穩定配息,為投資人提供長期穩健收益的配置機會。現階段尤其看好美國電力、管線及受歐洲政策支持的公用事業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