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在下週發布232條款調查結果,屆時將會披露更多半導體關稅細節。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擬對全世界輸美的半導體、晶片課徵100%關稅,若已承諾在美國投資建廠的業者,可獲得關稅豁免。市場預估台積電將列入首波豁免清單,週四股價應聲飆漲至1180元,週五再漲至1185元,續創歷史新高;台積電ADR股價同步漲近5%。100%晶片稅對台灣半導體產業影響為何?哪些廠商可望獲得豁免?本篇帶讀者一次看懂。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強調,
只要半導體企業在川普任內展開投資建廠,且向商務部遞交申請,並由監管單位查看建廠進度。在工廠完工前,該企業所有銷美晶片都能免關稅。
哪些業者可獲得關稅豁免?根據商務部長的說法,只要在美國建廠投資就可獲得關稅豁免,但到底投資金額要到何種程度?是像台積電一樣要投資到1650億美元規模,還是像環球晶一樣,投資75億美元就能獲得豁免,其實並沒有標準答案。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週四於立法院答詢時表示,台灣半導體業者在美國投資,目前有3種模式在進行,第一種模式是自建廠,例如台積電;或是像環球晶透過併購取得德州製造,也在免稅範圍內;還有聯電與英特爾合作,也是一種方式。
劉佩真:台灣半導體生產比重恐下滑談到100%晶片稅對台灣半導體業的影響。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指出,川普把台積電投資金額拉到2千億美元,顯現台積電持續在美國積極布局,這次關稅對台積電影響相對比較有限。
她進一步指出,未來是不是會有更多台積電相關供應鏈,甚至其他業者也紛紛赴美進行投資,以躲避100%關稅。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台灣半導體生產比重呈現下滑態勢,進而影響到台灣整體就業或經濟表現,還需要持續關注。
林偉智:晶片關稅細節皆未公布智璞產業趨勢研究所執行副總林偉智受訪時指出,川普本週提到的100%晶片關稅,其實比較像是「口頭上的宣布」。因為232條款
(註)的調查結果尚未公布,待下週正式公布後,川普將會去審視報告中的哪些產品有國安疑慮,再進行關稅課徵甚至禁止輸入。
對國內半導體業者來說,晶片關稅的細節才是重點。林偉智坦言,倘若美國針對晶片流片(Tape Out)的製造地進行政策修訂,也就是把課稅國家從封裝地點改成流片地點,這是對台灣最不利的情形。
再者,台灣IC直接輸美比例相對較小,主要是銷往中國、東南亞各地進行組裝。因此,美方會希望所有在美國銷售的終端產品如手機或筆電,裡面的半導體必須有一定比例在美國製造,這個比例究竟是高是低,要根據晶片顆數還是BOM表(物料清單)來計算,才是半導體關稅的重點。
若採用BOM表來計算,台灣目前輸美產品以AI伺服器為大宗,裡面主要的GPU、CPU、NPU未來全部都可在美國生產,「也就是說,AI伺服器可望獲得豁免」。這是比較可能出現的情形。
台積電:關稅對供應鏈夥伴產生負面影響針對美國即將開徵100%晶片關稅,國內主要半導體業者都提出相關回應。台積電亞利桑那子公司於5月初致函美國商務部,強調支持台積電亞利桑那廠發展符合美國安全利益,並呼籲豁免半導體相關關稅。董事長魏哲家亦曾受訪表示,台積電對美國商務部表達「加大關稅」將會使得台積電在美國生產成本上升,對其他業者或供應鏈夥伴也會造成負面影響。
聯電:已與英特爾合作開發12奈米製程聯電表示,公司正密切關注美國對半導體進口關稅的後續細節。目前,聯電已投入一項重大的美國製造投資案,是與英特爾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合作12奈米FinFET製程,預計將於2027年量產。聯電強調,該公司在亞洲擁有多元化的製造據點,能夠協助客戶增強供應鏈韌性,並有助於降低區域經濟風險。
世界先進:靜觀其變、審慎評估世界先進表示,由於目前僅有美國總統的公開簡短說明,關稅施行細則尚未明確。因此,公司持續觀察,靜觀其變、審慎評估。
力積電:產品直銷美國比例很低力積電表示,該公司幾乎沒有產品直接銷美國,美國的關稅政策直接影響可忽略不計。正密切觀察關稅對終端系統產品市場需求的影響,與IC設計客戶共同因應未來的產銷新形勢。
環球晶:不排除提前啟動下一階段擴產目前全球對半導體產品的關稅政策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尤其美國232調查結果尚未出爐,但環球晶已積極推動成本優化,仍有機會維持競爭力。
環球晶的核心優勢在於全球據點與高度在地化布局,在台灣、歐洲、日本、韓國皆有生產基地,且數年前即啟動跨國工廠與客戶的產品驗證,能根據稅率、匯率及物流條件靈活調度產能,從稅率較低的地區出貨,以最佳化供應配置並降低整體成本影響。
此外,環球晶在美國擁有三個廠區,其中兩個擴產計畫正持續推進,並已加速驗證進程,以確保美國市場實現當地供應。如果美國市場需求持續強勁,公司不排除提前啟動下一階段擴產,進一步強化在地供應能力,並建立完整的垂直整合解決方案,確保客戶長期供應安全。
環球晶強調,該公司在全球布局具備彈性與韌性,能因應不同市場政策變化,持續為客戶提供穩定且具競爭力的產品與服務。
註:美國商務部工業暨安全局(BIS)即將在下週公布232條款的調查結果,此條款是依據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規定,調查與認定特定產品之進口是否影響美國國家安全,倘認定進口產品造成美國國安威脅,美國總統具有對該產品之進口採取調整措施之裁量權,包括提高關稅、設定配額或採取其他非貿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