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二家創新板暉盛科技預計11月上市。陳俐妏攝
今年第2家創新板之新上市公司、專利高密度電漿技術研發起家的暉盛(7730)預計11月初上市。半導體產業進入2奈米,同步帶動電漿技術進入黃金時代,有利先進半導體良率製程。先進製程、先進封裝與新材料導入,乾式製程滲透率持續提升,電漿設備需求將進一步擴大,暉盛預期今年營運落底,ABF載板動能重啟,龍頭廠切入玻璃基板技術,AI伺服器板廠急單挹注,訂單能見度長達一年,未來具備結構性成長契機。
隨著AI、HPC與資料中心需求急速成長,半導體業對先進封裝與新世代基板的需求正持續攀升,暉盛科技透過核心電漿技術,透過電漿具有高能高溫、導電性佳、電磁可控性、化學活性及輻射之特性,使得電漿在科學及工業技術中應用廣泛,進一步切入半導體、ABF載板、印刷電路板(PCB)及新能源環保等應用領域,並逐步擴大市佔。
暉盛 2024 年營收 5.47 億元,各項產品占比,電漿設備88.40%,維修 11.60%。若以銷售地區分類,內銷占營收比重 47.77%,外銷主要的出口地包括:中國、奧地利,分別占 43.25%與 4.32%。
暉盛董事長宋俊毅表示,暉盛聚焦電漿清潔、電漿蝕刻及電漿表面改質技術,擁有跨足真空電漿、常壓電漿及高效電漿火焰的完整技術平台,電漿技術將進入黃金十年,在邁入2奈米時代,2奈米晶圓就要3萬美元,電漿技術可提高製程良率
暉盛產品線涵蓋半導體電漿極化與蝕刻設備、IC載板與PCB製程電漿機台,以及新能源與環保應用的電漿廢氣與廢水處理設備,並切入甲烷裂解產氫與固體廢棄物高溫減廢等綠色科技領域。除了台灣與中國市場外,亦同步積極拓展日本、美國、歐洲與東南亞市場,透過與當地專業經銷商合作,分散區域風
險並提升全球滲透率。
受惠AI與HPC需求,Verified Market Research指出,Hybrid Bonding市場規模自2023年的121
億美元,預期至2031年將翻倍至233億美元。暉盛已投入異質材料蝕刻與活化技術,可應用於Epoxy +SiO₂、Glass +Cu等新材料封裝解決方案。而高階運算需求驅動ABF載板規格持續升級,朝大面積、多層數、細線路發展,全球ABF市場年複合成長率約17%。
暉盛憑藉全乾式電漿蝕刻與表面粗化技術,不僅成功提升加工效率並降低能耗,更已切入國際大廠產線
。玻璃基板因具高穩定性與耐高溫特性,能減少圖案變形並提升良率,成為資料中心與AI GPU封裝的關鍵材料;暉盛同步開發玻璃蝕刻與表面處理解決方案,提供客戶更多元的解決方案。
宋俊毅指出,暉盛早在2010年即成功取得美系半導體大廠認證,產品應用於ABF基板處理產線,並於2022至2023年大幅出貨專用機種。另在2018年通過美系Q大廠驗證,電漿極化設備擴銷至全球代工廠。日系IC載板龍頭亦採用公司真空電漿機解決均勻性問題,強化合作關係。國內大廠則已導入
再生晶圓薄膜去除設備,Hybrid Bonding亦進行認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