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經濟部長郭智輝4月29日立法院接受備詢。廖瑞祥攝
國民黨立委牛煦庭今(4/29)關注台積電赴美設廠後,有多少供應鏈會跟著外移?經濟部長郭智輝答詢表示,除非6座美國廠都蓋好,「不是現在,可能是7、8年以後的事」。
立法院今天進行施政總質詢,關稅衝擊仍是焦點。牛煦庭關切,政府是否掌握台積電外移美國設廠後,有多少上下游供應鏈廠商會一起過去,擔心會造成產業外移危機。
郭智輝表示,以台積電目前的產量,還沒辦法誘使供應鏈移動到美國,除非台積電把美國6座晶圓廠都蓋好,供應鏈才可能過去。但也不是現在,可能是7、8年以後的事。
牛煦庭提到,印刷電路板(PCB)和伺服器產業也可能外移。郭智輝表示,PCB與ICT產業本來就有在美國設廠,按照現在情勢,美國需求可能擴大,廠商可能會做調整。
牛煦庭追問,美國總統川普有意讓美元貶值,若台幣升值至1美元兌30元甚至28元,政府是否已有因應。行政院長卓榮泰回應,未來匯率應是重大挑戰,央行有各方面研判,只是現在沒有告訴民眾最不好的狀況,因為還不到那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