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無人機亮劍】台灣軍規無人機發展圖譜完整!主軸是大型戰略無人機

    2023-03-14 17:51 / 作者 郭宏章

    近年來中國解放軍不斷對台灣武力威脅,加上烏俄戰爭的借鏡,戰場上大量運用各型無人機的經驗,讓外界高度關切台灣軍用無人機發展,是否有完整的策略。負責台灣軍用軍規無人機發展的靈魂人物——中科院航空研究所齊立平所長表示,台灣的軍規軍用無人機發展,已有完整的發展圖譜,未來「即偵即打」、「偵打一體」以及大型戰略無人機,將是發展主軸。




    圖片
    台灣中科院研製「騰雲」無人機,第二代具有長程偵蒐與打擊能力,可掛載2.75吋火箭與國產天劍一型飛彈,若整合系統成功的話,將可發射AGM-114地獄火飛彈。廖瑞祥攝




    在中科院航空研究所14日公開展示軍規無人機的說明會場中,就可以看到過去中科院發展各種飛行器與無人機的發展軌跡照片等,而其中牆上還有一幅大圖,特別吸引記者們的目光,因為這幅「無人機系統UAS作戰運用圖」,雖然展示出的十年前的發展構想,但其內容顯示出中科院對於無人機在台海防衛作戰運用中,可以預想的畫面。



    其中包括台灣研發的大小不同的各型無人機系統,運用中繼導控結合電戰系統、監控偵查與武器投射能力,對海面與地面敵人目標進行攻擊,以及電戰反制等。這圖像基本上也與中科院航空研究所齊立平所長,在今日受訪時談到的台灣軍規無人機自主發展圖譜,若合符節,而在航研所展場中實際展出中科院研發的10種無人機,包括巡飛彈以及紅雀III型無人機等,更超出這些先前預想的無人機系統作戰運用的範圍。




    圖片
    中科院航研所的「無人機系統UAS作戰運用圖」,雖然內容是十年前的構想,但顯示出中科院對於無人機在台海防衛作戰運用中,可以預想的畫面,與所長齊立平談的整體發展圖譜若合符節。郭宏章攝




    台灣自主研發軍用軍規無人機戰力發展的整體策略,能否聚焦,攸關台海防衛作戰中不對稱作戰的成敗,也對各軍種掌握戰場能力有決定性的影響。中科院航空研究所齊立平所長表示,中科院自從民國85年,由經濟部的科技專案發展複合材料機體開始,中科院對於軍規無人機的發展,就有既定的發展圖譜。未來發展「偵打一體」、「即偵即打」(即時偵查即時打擊)以及大型戰略無人機為發展主軸。



    齊立平也表示,今天展出這些各型無人機,都不是一時之想,而是依據既定的圖譜去發展的。這些機型當中有小型的、適用各軍種的機型(例如戰術近程無人機),也有大到戰略型的無人機。至於個別的無人機型會搭配什麼籌載、搭配哪些武器系統,中科院內都有單位,而且分系統的在進行研發當中。



    中科院14日展出的各型無人機當中,除了三種新研發的攻擊型無人機與新一代的鋭鳶II型無人機之外,展場中體型最大就是的「騰雲」無人機,騰雲無人機主要用於高空長程偵查任務,由於機首內裝有大型雷達天線等裝備,碩大隆起的機首外型,類似美國知名的MQ-9「死神」(Reaper)無人機,其性能也常被相提並論。研發過程中,原本使用的發動機(引擎)出力略嫌不足,後來經過國防部向美國爭取與MQ-9無人機相同的發動機,也就是美製的TPE331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大幅提升動力。



    不過,由於「騰雲」無人機222日在花蓮空軍基地測試起飛時滑出跑道,造成主起落架與螺旋槳損傷,引發關切,齊立平今天受訪時表示,騰雲無人機滑出跑道當天,於起飛階段中科院的「整合導航模組」的確報出一個失效代碼,飛控系統引用此錯誤資訊,系統中原本有互聯設計,對於整合導航模組出現故障的話,應該可以過濾出來,但是當天剛好這項功能沒有發揮作用。



    齊立平說,經進一步探詢,發現中科院工程師在程式編建時輸錯參數,所以中科院利用這一次的機會,檢整所有飛行控制軟體、重新檢視備援機制管理邏輯、軟硬體迴路測試、獨立測試驗證,也經過不同層級的「失效審核委員會」審議,所以失效狀況中科院已全數掌握,而且都改正過,齊立民相信,騰雲無人機很快可以執行復飛。




    圖片
    紅雀III型無人機屬於中科院最新研發的垂直起降偵蒐型無人機,可採紅外線或光學偵查目標,也能以雷射測距,掌握敵方目標動向,導控範圍超過30公里,適合各軍種戰術使用。廖瑞祥攝




    除了大型的無人機、往戰略用途發展計畫之外,中科院在小型無人機發展也持續推進,這次也公開展出研發中的新型紅雀III型無人機,值得關注。紅雀III型無人機主要用於戰場情報監控與偵察,以及目標定位任務。紅雀III型的起降方式與前一代的紅雀II型以傳統方式起飛有所不同,改採多軸推動複合式機體構型設計的紅雀III型無人機,具有垂直起降的能力,也便於攜帶操作。紅雀III型無人機導引控制的距離超過30公里,滯空時間超過1小時。機上搭載光學電子鏡頭與紅外線影像儀,並且能夠以雷射測距,對於標定敵方目標更能全面掌握。



    事實上,自主研發無人機,與自力研發其他武器系統一樣,絕非一帆風順,但掌握自主防衛能力,投資時間與精力,克服困難,是絕對必要的。中科院官員也表示,台灣發展無人機,結合軍民資源,能發揮更大綜效。中科院在2月份已經對外說明,借鏡「無人機」於俄烏戰爭的應用,中科院在建構台灣無人機戰力方面,將推動艦載監偵、陸用監偵、目標獲取型、監偵型與微型無人機等5款,總產量將達到3000架,這屬於委由民間廠商開發製造的「軍用商規」無人機。國防部軍備局也曾說明,這批由委託民間廠商製造3,000架「軍用商規」無人機,預定今年730日交貨,若驗收合格後,最快於明年(2024年)量產,屆時將大幅提升台灣軍用無人機的整體戰力。




    郭宏章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