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5日,中國外長王毅(右)與烏克蘭外長、總統府幕僚長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舉行會談。翻攝X@AndriyYermak
烏克蘭總統府幕僚長、外長等高層15日在慕尼黑與中國外長王毅會面,會後表示「中國對實現和平有關鍵作用」。烏克蘭這一步,在美俄排除歐洲參與和談、暗示烏克蘭難以取回領土和加入北約之際,是一道不小的警鐘。立陶宛前外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撰文指出,美國這一番操作,讓中國可以不費一槍一彈就成為烏克蘭戰爭的大贏家。
綜合路透社與《南華早報》報導,美俄即將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會談,並未邀請歐洲,美國總統川普的烏克蘭事務特使凱洛格(Keith Kellogg)15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也排除歐洲參與談判的空間。川普、美國防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12日說烏克蘭取回2014年以來的失土、加入北約都是
「不切實際」的想法,也令烏克蘭與歐洲擔憂不已。
反之,中國外長王毅14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則說,中國認為俄烏議題中「所有利益關係者」都應該參與和談,他直接對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前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Kaja Kallas)表示,「中方支持歐洲在和談中發揮作用」,這與川普特使的言論形成明顯對比。
烏克蘭外長西比哈(Andrii Sybiha)、總統府幕僚長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15日晚間表示,他們已和王毅會面,討論了烏克蘭對於和談、以及未來和平的想法。
西比哈說,中烏雙方重申「對領土完整的互相尊重」,並討論雙邊關係和貿易發展。總統府幕僚長葉爾馬克發文指出,「中國在實現和平上有關鍵作用,中國外長認同烏克蘭必須是和談的參與者,歐洲的參與也非常重要」;葉爾馬克也提到他們重申「互相尊重領土完整,這是烏中關係的基礎」。
2025年2月15日,中國外長王毅(右)與烏克蘭外長西比哈(左)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舉行會談。翻攝X@AndriyYermak
雖然中國拒絕參加烏克蘭去年在瑞士舉辦的和平峰會,葉爾馬克仍表示,烏克蘭對於烏中去年加強政治對話的狀況持「正面評價」,並與王毅討論了推動進一步高層接觸的可能性,以及貿易發展,「中國依然是烏克蘭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
雖然歐洲多國先前對於中俄仍保持密切關係表達批評,但烏克蘭政府對中國始終溫和,基本上沒有太多批評。烏克蘭官方也一直支持著中國的「一中原則」,也就是中國對台灣主權的立場,這是「互相尊重領土完整」背後真正的意思。
歐洲外交圈人士指出,烏克蘭認為,中國對俄國的強大影響力將會持續,最終將會對俄烏戰爭發揮作用,因此始終謹慎處理烏中關係,且烏克蘭也視中國是「全球南方」的領導者,這對於未來在聯合國爭取支持非常有幫助。
藥也是會毒死人的川普政府排除歐洲參與俄烏和談,一面暗示烏克蘭放棄收復失土和加入北約、一面又對烏克蘭稀土礦產表現出強烈興趣,揮著「美國優先」大旗,可能並不在乎對美國的國際影響力有何長遠影響。
立陶宛前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後,15日晚間
在部落格上發文,標題就寫著「中國可不費槍彈就贏得烏克蘭戰爭」,內文提到,如果美國和歐洲都不對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中國可以利用其對俄羅斯的影響力來做到這件事,而且中國可以提供比川普更好的交易。
2025年2月14日,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美國副總統范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進行雙邊會談。路透社
2025年2月14日,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美國副總統范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進行雙邊會談。路透社
藍斯柏吉斯指出,烏克蘭有很多東西可以報答中國,例如重建的商機、烏克蘭在黑海的各港口,或者農產品也可以。藍斯柏吉斯說,歐洲會有人支持由中國來擔任保護者,然後就會出現「季辛吉式的分裂過程」;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當年加強美中關係來加速分化蘇聯與中共,現在則有人很想加強歐中關係來加速歐美分裂。
藍斯柏吉斯表示,若中國成為烏克蘭的保護者,讓俄羅斯不再進犯,「之後歐洲東翼的國家也會慢慢依賴中國的保護,到時候中國的敲詐勒索(acketeering)就會西擴」。
美國副總統范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稱,他擔心歐洲的威脅其實不是來自俄羅斯或中國,而是「言論自由等基本價值的倒退、和失控的移民問題」。藍斯柏吉斯對此也表示,范斯的言論對於歐洲雖是一帖必要的藥,「但我只祈禱這帖藥最後不會害死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