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出口車輛停在南韓平澤市的一處港口。美聯社
據南韓媒體今天(4/28)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近日公布最新經濟報告,下調南韓的中長期經濟成長率,根據這份報告的預測,明年台灣的人均GDP將超越南韓,報導形容這是「令人痛心的警告」。
據《韓國經濟》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本月22日公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南韓今年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 per capita)下調為3萬4642美元(約112.6萬元台幣),南韓2022年的人均GDP為3萬4822美元(約113.2萬元台幣),不增反減。
去年10月,IMF預測南韓今年人均GDP為3萬7675美元(約122.4萬元台幣),才經過6個月,預測值就調降了8%。
在最新報告中,也將南韓中長期的經濟前景下調,IMF預測,南韓人均GDP明年將成長為3萬5880美元(約116.6萬元台幣),2027年達到3萬7367美元(約121.4萬元台幣),2028年為3萬8850美元(約126.3萬元台幣),到了2029年達到4萬341美元(約131.1萬元台幣),突破4萬美元大關(約129萬元台幣)。
南韓平澤港上堆放的貨櫃。路透社
去年10月IMF預測,南韓人均GDP將於2027年達到41031美元(約133.3萬元台幣),突破4萬美元大關,在最新預測當中,達到4萬美元的時間點,整整延後了2年。
報導指出,相較之下,台灣人均GDP預計今年為3萬4426美元(約111.9萬元台幣),明年增加為3萬6319美元(約118萬元台幣),也就是說,明年台灣人均GDP預計會超越南韓。
IMF發布的最新報告中,將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期,從3.3%下修為2.8%,反映了川普政府對各國發起的關稅戰,而高度依賴中國、美國貿易市場的南韓,經濟成長率也從2%下修為1%。
2025年4月24日,許多待出口的汽車,停在南韓平澤港口。
野村控股經濟分析師朴正宇(박정우)表示:「人均GDP達到4萬美元的時間點,將隨著未來的匯率而變化」、「但我國被台灣超越,令人痛心。」《韓國經濟》則以「令人痛心的警告」形容IMF的預測。
朴正宇說明:「就像日本被我國超越後,就一直落後,我們也要有所警覺,未來有可能一直落後台灣」、「我們要盡力提升半導體製造業的競爭力,以及整體國家品牌形象。」
南韓將於今年6月3日舉行總統大選,在經濟前景黯淡的情況下,經濟成長的戰略成為大選熱門議題之一,南韓國會最大黨「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已宣布政策目標,希望南韓人均GDP,在2030年前能達到5萬美元(約162萬元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