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國廠商正大量「洗產地」 應對美國超高關稅

    2025-05-05 18:18 / 作者 陳家齊
    中國浙江杭州的下沙港。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發動的關稅戰,已經對中國產品加徵了145%關稅,連美國財長都表示這樣的稅率等同「禁運」。而《金融時報》報導,中國的生產商照樣有對策,就是「洗產地」。

    報導說,中國小紅書等社群媒體平台已充斥著提供洗產地服務的廣告,像是標榜「經由馬來西亞轉運『變身』東南亞商品!」「在馬來西亞『洗產地』,順利清關!」

    而鄰近中國的國家,包括南韓、馬來西亞與其他東南亞國家,已經出現中國貨「大水漫灌」湧入的狀況。

    一名廣東中山的佰泰照明公司業務直截了當向記者說:「(美國)關稅太高了,我們可以把貨物賣給鄰近國家,然後鄰近國家再轉賣給美國,這樣就能減少(關稅)。」

    這些商品以「船上交付」的方式交貨,客戶向這些中國廠訂購商品,中國廠把貨送到廣州、深圳等港口就沒事了。接著,中介物流公司可以把貨物運往像是馬來西亞的巴生港,在那裡把貨物轉入當地貨櫃,更換標籤與包裝。

    這些物流人員表示,馬來西亞的工廠可以幫忙簽發原產地證書。其中一人坦承說:「美國一定知道,所以我們不能太誇張(轉太多貨)。」至於為何找上馬來西亞,另一人員說:「他們(馬來西亞海關)不是很嚴格。」

    南韓海關上個月表示,今年第一季查獲價值295億韓元(約6.25億台幣)偽造產地的進口產品,其中絕大部分來自中國,標示成韓國製造,要轉運去美國。

    越南與泰國當局4月都已表示要加強防堵洗產地,馬來西亞當局則向《金融時報》表示,如果報導中的行為屬實,大馬海關將與美國當局合作進行調查。

    這些行為替美國的賣家帶來困擾。一名在亞馬遜是前十大賣家的商戶向《金融時報》說,他們已經看到更改產地的行為,而這些商品有可能遭美國海關沒收。
    陳家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