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發表告別演說。美聯社/路透社
一本即將出版的爆炸性新書披露,美國前總統拜登在執政後期已經常忘記人名,包括他已認識多年的對象。只要親眼見過拜登的人都會發現,他的認知衰退已非常明顯,但他身邊的核心圈子卻不願面對現實,甚至不讓內閣官員與他接觸。
《原罪》(Original Sin,暫譯)一書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記者塔柏爾(Jake Tapper)與
Axios新聞網站記者湯普森(Alex Thompson)撰寫,探究拜登(Joe Biden)身邊人馬如何掩蓋他認知衰退的真相,以及他競選連任的錯誤決定。
拜登在2024年6月因電視辯論的表現奇差才宣布退選,導致接班副手賀錦麗(Kamala Harris)只有一百多天倉促競選,最終敗給川普(Donald Trump)。本書訪問約200人,大多是民主黨內部人士,他們指證歷歷,認為拜登的認知衰退早有跡象。
書中提及,拜登當時已忘記策略長唐尼倫(Mike Donilon)的名字,而唐尼倫自1980年代初期就忠心追隨他;他也忘了時任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白宮聯絡室主任貝丁菲爾德(Kate Bedingfield)的名字。
當時好萊塢明星喬治克魯尼(George Clooney)與拜登見面時,拜登也沒認出他來,克魯尼因此罕見
投書媒體,呼籲拜登退選。
書中提到,拜登當時也將國土安全部長與衛生部長兩人混淆,又在一次探討墮胎問題的會議中,將阿拉巴馬州與德州弄錯。
有受訪者披露,當時幕僚還曾討論若拜登連任,公開露面時可能必須坐輪椅以掩飾老態。
為賀錦麗操刀競選的民主黨資深策士普洛夫(David Plouffe)在書中直指,由於拜登遲不退選,整個民主黨都被他「搞砸了」。
核心幕僚過度保護 內閣成員無法親見拜登一名受訪的部長級官員表示,他不認為拜登已罹患失智症,「但他已經是個老人,每天狀況好的時間大概只有4到6小時」。他表示,拜登疲累時,警戒心明顯不足。
書中透露,在拜登執政的後半期,多位內閣成員都對當時81歲的拜登要競選連任深感憂心。甚至有部長級官員認為,若總統須在半夜處理緊急大事,拜登恐難辦到。
一名當時的部長透露,約自2023年10月起,拜登最核心的幕僚就不讓他與內閣開會,部長們都是向高層幕僚簡報,再由幕僚向拜登轉達。他認為白宮「明顯刻意決定,要讓拜登見的人越少越好」。
這名部長表示,他在一次罕見的機會與拜登見面時,感到「非常震驚」,因為拜登看起來已搞不清楚狀況。
這名部長認為核心幕僚只想讓拜登開心,「不讓他知道壞消息,包括拜登自己衰退的壞消息」。他指責核心幕僚應該深知情況嚴重」,卻不及早向拜登指出問題所在,建議他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