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蒙古呼和浩特一處牧場,設置大片太陽能板。路透社
中國的綠能設備近年在全球大量銷售,但美國專家近日在中國製的綠能相關設備中,竟發現說明書未列出的通訊裝置。美國能源官員已在重新評估中國製綠能設備可能隱藏的國安風險。
路透社引述兩名知情人士透露,這些引發疑慮的裝置包括將直流電(DC)轉換為交流電(AC)的「逆變器」(inverters)。
逆變器大多為中國製,在全球的再生能源電網中廣泛使用,將太陽能板與風力發電機連接至電網;此外,電池、熱泵與電動車充電設備中也廣泛使用逆變器。
逆變器大多具備遠端更新與維護功能,而使用這些設備的美國公用事業公司通常會設置防火牆,阻止這些裝置與中國之間直接通訊。但兩名知情人士告訴路透社,美國專家為檢查安全問題而拆解中國製的太陽能逆變器時,發現其中藏有說明書未列出的通訊裝置。
其中一名人士說,過去9個月間,多家中國供應商的電池中也被發現有隱藏的通訊裝置,包括行動無線電。
知情人士指出,這些「幽靈零組件」可能成為隱藏的通訊管道,讓有心人士可從遠端繞過防火牆,對美國的電網造成災難性後果。他們並未透露這些可疑裝置的廠牌與數量。
專家指出,只要透過這些裝置繞過防火牆,遠端關閉逆變器或更改設定,就可能導致電網不穩、能源基礎設施受損,甚至引發大規模停電。
其中一名知情人士說:「這表示有一種已內建在電網中的機制,可以實際摧毀電網。」在此之前,這類可疑裝置的存在從未對外披露,美國政府也未曾公開承認。
去年曾有太陽能逆變器遭中國遠端關閉三名知情人士指出,美國與其他國家的太陽能逆變器去年11月曾從中國被遠端關閉,突顯外國勢力可能影響本國供電,引發政府官員憂慮。此事曾導致美國逆變器供應商Sol-Ark與中國寧波德業(Deye)公司發生商業爭端。
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局長羅傑斯(Mike Rogers)直指,中國希望這些逆變器的廣泛使用,會讓歐美國家在面臨這類安全問題時無計可施。他說:「我們都知道,中國認為讓我們的關鍵基礎設施至少有部分陷入毀壞或癱瘓的風險,是有戰略價值的。」
美國能源部回應稱,正持續評估新興技術的風險,「即便這些功能本身未必出於惡意,採購方仍須完全了解所購產品的所有功能」。能源部稱,正藉由合約規範等途徑,彌補採購設備功能揭露的缺口。
美國國會國土安全委員會共和黨議員傅盧格(August Pfluger)表示:「中共帶來的威脅非常真實且日益嚴重。從電信駭客行為,到遠端操控太陽能與電池逆變器,他們針對我國的敏感基礎設施,無所不用其極。」他表示,是時候要加強應對,讓中國明白我們再也無法接受這樣的行為。
美議員提案禁採購六家中國企業電池兩位美國參議員今年二月提出《與外國對手電池依賴脫鉤法案》(Decoupling from Foreign Adversarial Battery Dependence Act),擬自2027年10月起,禁止國土安全部採購六家中國企業的電池,因為這些企業與中共有密切關係,可能構成國安風險。
該法案已於3月提交至參院國土安全委員會,目前尚未生效。該法案禁止政府採購的對象包括寧德時代(CATL)、比亞迪(BYD)、遠景能源(Envision)、億緯鋰能(EVE Energy)、海辰儲能科技(Hithium)、國軒高科(Gotion High-tech)
路透社引述三位消息人士指出,美國已有公用事業公司準備對中國逆變器製造商施加類似禁令。佛羅里達電力公司(FPL)等公司則開始減少採購中國製逆變器。
華為是全球最大逆變器供應商 歐洲使用率高能源轉型顧問公司Wood Mackenzie指出,中國通訊設備商華為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逆變器供應商,2022年市占率達29%,其次為中國的陽光電源(Sungrow)與錦浪科技(Ginlong Solis)。
美國自2019年起對華為實施技術禁令,指控該公司從事危害國安的行為,華為對此否認。但專家指出,中國法律要求企業與人民都須配合情報部門,中國政府可能藉此控制海外電網中的中國製逆變器。
華為5G設備2019年遭美國禁用後,同年也退出美國的逆變器市場,但在其他市場仍為主導供應商。華為對此不予置評。
專家指出,在歐洲,只要能操控約3至4百萬瓩(GW)的電力容量,便可大幅干擾供電。歐洲太陽能製造理事會(European Solar Manufacturing Council)估算,歐洲有逾200百萬瓩的太陽能發電量連接中國製逆變器,相當於200座核電廠的發電量。
根據 SolarPower Europe 的數據,截至2024年底,歐洲已裝設的太陽能容量為338百萬瓩。
德國太陽能開發商1Komma5表示,該公司已避免使用華為的逆變器,因為安全風險。
該公司執行長施洛德(Philipp Schroeder)警告:「10年前,把所有中國製逆變器關掉,也不會對歐洲電網造成什麼重大影響,但如今(中國製逆變器)的臨界量已大幅提升。」
他表示,由於西方電網使用再生能源的比率持續擴大,加上中西方可能陷入長期對峙,「中國在這領域的主導地位已成為愈發嚴重的問題。」
立陶宛已限制使用中國製逆變器立陶宛與愛沙尼亞等國已意識到能源安全威脅。立陶宛政府去年11月通過法律,封鎖中國對超過100瓩以上太陽能、風力與電池設施的遠端存取權,等同限制使用中國製逆變器。
立陶宛能源部長瓦伊丘納斯(Zygimantas Vaiciunas)表示,這項規定可能擴大至屋頂太陽能等小型系統。
愛沙尼亞外交情報局局長羅辛(Kaupo Rosin)指出,若不禁止中國技術進入關鍵領域如太陽能逆變器,該國恐面臨遭中國勒索的風險。
消息人士透露,英國政府也正在對能源系統中的中國製裝置進行審查,預計數月內完成,審查範圍包括逆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