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首爾街頭。美聯社資料照
據南韓媒體今天(7/6)報導,南韓倒閉潮來襲,去年全國有超過1百萬名業主登記停業,其中超過一半的理由是「經營不善」。分析認為,結構原因是退休年齡層的工作機會不足,以及市場惡性競爭等,短期內恐難以復甦。
據韓媒《中央日報》報導,南韓國稅廳今天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登記停業的業主共計100萬8282人,較前一年增加2萬1795人,是自1995年開始統計以來,首次出現超過100萬人停業的情況。
報導指出,新冠疫情期間經營困難,高利率又導致逾期還款的情形惡化,因此登記停業的人數不斷增加,去年的停業率已上升至9.04%,較前一年的9.02%小幅上升。
停業率是所有業者當中,停業者所占的比例,也就是說,去年每10家業者,就有約1名登記停業。
從產業類別來看,零售業登記停業的人數最高,達到29萬9642人,佔整體的29.7%,其次依序為:餐飲業(15.2%)、不動產業(11.1%)、批發及商品仲介業(7.1%)。停業原因當中,最多的是「經營不善」,高達50萬6198人。
報導指出,南韓出現大量停業的結構性原因,是市場的惡性競爭,以及退休年齡層的工作機會不足,雖然李在明政府編列追加預算,進行緊急紓困,但短期內恐難以快速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