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愛爾蘭開挖數百具嬰兒屍骨亂葬崗 揭開強制奪嬰黑暗歷史

    2025-07-13 21:08 / 作者 陳家齊
    愛爾蘭圖安鎮過去由天主教修女會經營的母嬰之家,被發現棄置約800具幼兒遺體在亂葬崗中,並可能涉嫌虐待。7月14日將開始正式挖掘鑑識。重型機具布設在現場準備動工。路透社
    愛爾蘭即將在週一(14日)開始挖掘一處天主教「母嬰之家」的汙水槽遺跡,估計裡面有約800具嬰兒屍骨。這些被掩埋在惡臭之地的細小骨頭,是愛爾蘭天主教與厭女文化的黑暗歷史見證。

    位於圖安鎮(Tuam)的這處母嬰之家(Mother and Baby Homes),由天主教會經營,在1970年代拆除改建成為住宅區。但是,這類機構在20世紀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愛爾蘭強制「安置」未婚媽媽的地方,她們一生下孩子嬰兒就被奪走,下落不明。

    一些孩子被安排給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地的人收養,但有許多嬰孩都死於極為糟糕的環境中,2021年的報告顯示至少9000名嬰幼兒死在這些天主教機構中。

    這段歷史過去長期遭到掩蓋,許多親歷者長年無法發聲,連自己的家人都不知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一名愛爾蘭婦女安妮特得知自己的第一個孫子誕生時,高興得向她的母親瑪姬報告,結果發現媽媽居然在得知曾孫出生的消息時,卻是無法自主地嚎啕大哭。

    當時70歲的瑪姬是因為想起自己在1943年於圖安鎮這間母嬰之家出生的女兒而哭泣。她的第一個孩子瑪麗,在母嬰之家內僅6個月就死亡。

    從1922年到1998年,愛爾蘭政府與天主教會合作建立的體制,強迫所有未婚懷孕的婦女都必須到這些教會經營的母嬰之家待產。出現懷孕跡象的少女會在教區內「被消失」,關進這些母嬰之家,承受大量的羞辱。

    安妮特說,她的母親瑪姬當年是17歲的少女,被學校的職員強暴後懷孕。等待瑪姬的不是輔導與協助,而是懲罰她「犯罪」而關進母嬰之家。

    這種母嬰之家會強制分開母親與孩子,小媽媽們通常會成為教會的無薪雜工,幫教會經營洗衣事業。瑪姬生下瑪麗之後被送到另外一處母嬰之家洗衣服,而有一天,她在晾衣服時被修女冰冷告知:「妳的罪惡果實已經死了。」

    安妮特知道母親以及她未曾謀面姊姊的悲慘遭遇時,感到非常痛心,但她以為自己的姐姐至少會有一個小小的墓,紀念她僅6個月的生命。

    但是到2014年,她在報紙上讀到的文章使她震驚:未曾謀面的姐姐可能是被丟棄在極度糟糕的地方。一名圖安鎮當地歷史學家柯雷斯(Catherine Corless)調查後發現,圖安鎮母嬰之家至少有796名嬰兒死亡但沒有埋葬紀錄,他們的屍骨都被扔進一個舊化糞池裡。

    天主教極度重視遺體與全屍,因為教義闡明審判日來臨時人都將從墓中死而復生。把孩子的遺體倒進化糞池,顯然對天主教自身都是一件罪大惡極之事。日後的調查顯示,這些「化糞池」應是舊日的汙水槽,但已經成為一大醜聞。

    在1925年到1961年經營圖安母嬰之家的Bon Secours修女會聘僱顧問公司,堅決否認把嬰屍扔進亂葬崗。但是柯雷斯與其他曾被關進母嬰之家的倖存者堅決不放棄,最終迫使愛爾蘭政府在2015年啟動調查。

    調查的結果駭人聽聞。調查報告中指出,直到1960年,這些母嬰之家顯然是故意讓嬰兒更容易死亡,而不是拯救他們的性命。母嬰之家的夭折率高得驚人,但是當時沒有任何中央與地方政府對此究責調查。

    Bon Secours修女會與愛爾蘭政府在2021年發出正式道歉。週一開始的遺骨挖掘預計將進行至少2年,試圖鑑識每具遺骨的身分。在先前的試挖中,鑑識考古學家麥庫拉(Niamh McCullagh)表示,他們找到的遺骨,死亡時年紀在35週到3歲之間。

    而對安妮特來說,這只是為她已逝母親瑪姬以及姊姊瑪麗討回公道的開始。她表示,直到找到她姐姐的遺骨,可以和她母親合葬之前,她母親的墓石都仍將保持空白。
    陳家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