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60萬元武器顛覆億元的空防 一圖看懂無人機打仗有多划算

    2025-11-15 08:30 / 作者 陳家齊
    17日基輔上空出現的無人機,被認為是伊朗「見證者-136」(Shahed-136)自殺式無人機。路透社
    2022年爆發的俄烏戰爭,被視為現代新型態戰爭的預演,因為雙方巨量使用無人機的情況,已經完全改變了戰場局勢。儘管俄國侵略烏克蘭戰爭的戰場有其特殊性,交戰雙方也有特別的國情,但是把帳一算,就知道無人機在其他衝突中必定也將扮演關鍵角色。

    今年來俄國使用無人機對烏克蘭進行「戰略轟炸」,平日一天可以出動數百架,高峰期一天將近千架,憑的就是無人機的低價特性。專家指出,無人機的技術並不特別先進,但重點就是在於超低的生產成本下,自殺無人機已經「夠用了」,可以造成量變產生質變的效果。

    華府智庫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2025年2月曾經出具專題報告,指出俄國使用的無人機有巨大的成本優勢。如今,這個低成本優勢還在擴大,而且更致命的是這些低價、低技術無人機的命中率現在已經又增加一倍。

    英國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RUSI)研究員托拉斯(Robert Tollast)今年9月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指出,俄烏雙方大量使用無人機,背後起因是雙方空中武力不足,也就是傳統戰機、攻擊機的能量太低。雙方也都無法取得空優,使用無人機是適應戰場環境的應變之道。

    但隨著無人機取得巨大成果,就算是空中武力更加充沛的美國、北約以及其他盟國,也勢必將要加強無人機能力。托拉斯說:「北約最終可能會大規模使用無人機。雖然規模不會像俄羅斯和烏克蘭一樣大,因為我們已經投入建設的龐大空軍力量,可以非常迅速發動強大攻擊,但無人機將作為補充戰力。」

    托拉斯更指出,台灣已經在考慮開發大量廉價的攻擊無人機。他補充說,全球的恐怖組織等非國家行為者,以及販毒集團,也愈來愈依賴無人機:「這些將對全球尚未準備好的軍隊構成巨大的挑戰。」

    當一架60萬元的無人機對上一枚1億元的防空飛彈

    烏克蘭戰場有非常多種類的無人機,這裡要探討的是可以長程飛行的攻擊性自殺無人機,而不是最前線步兵在使用、宛如遙控機的小型無人機。

    這裡的重點自然就是「見證者」(Shaheds)無人機。這種伊朗研製的自殺無人機,在俄國進口並獲得授權生產後,已經成為目前俄國空襲烏克蘭最單一倚賴的武器。每次空襲中多達八成以上都是見證者無人機,其他才是俄軍的各式飛彈。

    一名烏克蘭國防情報消息人士向CNN說:「2022年,俄羅斯購買一架此類無人機的平均成本是20萬美元(約622萬台幣)。到了2025年,由於俄國韃靼斯坦地區的Alabuga無人機工廠大規模生產,這個數字降到了約7萬美元(約218萬台幣)。」

    而CSIS估計的成本更低,他們估算,俄軍基本款的「見證者-136」無人機的成本可能介於每架2萬美元(約62萬台幣)至5萬美元(約155萬台幣)之間。相較之下,一枚地對空飛彈的成本可能超過300萬美元(約9320萬台幣)。

    每月6000架對上每年600枚的產量

    雪上加霜的是,無人機的量產速度也遠比地對空飛彈來得快。

    烏克蘭國防情報局表示,俄國正朝著每月生產6000架見證者無人機的目標邁進。而目前實戰表現最優異的防空飛彈愛國者飛彈(Patriot),每年的產量只有數百枚。

    《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今年8月報導說,美國的愛國者三型飛彈,每年產量以往落在約350枚。美國陸軍2024年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簽約,要把產量擴充到每年650枚。估計愛國者飛彈2024年的年產量已達500枚,2025年應可達600枚,但這與俄國每月數千架的見證者無人機產量相比是遠遠不及。

    攔截見證者無人機的防空武器自然不會只有昂貴的愛國者飛彈,不能直接「一比一」比較。見證者的飛行速度慢,慢到可以用直升機或螺旋槳軍機用機槍、機砲攔截。但傳統以防空飛彈、戰鬥機這些高價、低數量系統為核心的防空體系,面臨海量無人機,會有很艱難的挑戰。

    無人機轟炸的成本效益

    討論無人機的成本效益,除了看無人機的數量與價錢,也應進一步考慮到無人機的酬載,也就是能攜帶的彈頭炸藥重量;以及命中率。

    CSIS今年2月的報告分析,一架俄軍的「見證者」(Shaheds),可以攜帶近50公斤的彈頭,而蘇聯時期就開始製造的Kh-22飛彈,可以攜帶近1000公斤的彈頭。若以見證者平均每架3.5萬美元的成本估算,對上每枚10萬美元的Kh-22,見證者的單價是Kh-22的1/30,而酬載量是Kh-22的1/20,因此粗估的酬載單位成本是Kh-22的2/3。

    但若進一步考慮到命中率,CSIS今年2月的報告估計的見證者命中率是10%,Kh-22命中率達95%,見證者的命中能力幾乎只是Kh-22的1/10。以此估算,想要把同重量的彈頭、炸藥成功投射到目標,見證者的成本是Kh-22的幾乎6.7倍。

    而CSIS的數據研究員阿塔蘭(Yasir Atalan)向CNN表示,自今年4月以來,俄國無人機的命中率已經又大幅增加,接近20%。這使得見證者無人機的成功投射成本又銳減一半。

    綜合單位造價、命中率以及酬載量,見證者無人機與俄國其他用來攻擊轟炸烏克蘭的飛彈,可以製出一張「成功投射成本」比較表。Kh-22這種舊式大型飛彈的成本價異常便宜,比起見證者無人機有極高的優勢;但是若拿俄軍較新式的伊斯坎德飛彈(Iskander)、口徑飛彈(Kalibr),甚至是俄軍經常做宣傳的極音速飛彈「匕首」(Kh-47 Kinzhal)相比,飛彈的成功投射成本相較見證者已經失去優勢。
    表:俄軍無人機與飛彈成功投射轟炸烏克蘭的單位成本

    在此情況下,無人機的一方相較於倚賴飛彈的一方,就更經得起消耗。已經對俄全面抗戰逾三年半的烏克蘭,目前就是在承受這種不對等的消耗戰壓力。CSIS研究員阿塔蘭向 CNN表示:「他們(俄國)的戰略現在愈來愈專注於這種消耗戰。」

    潛在解法:用無人機對抗無人機

    烏克蘭一方也正在使用短程無人機滲透進入俄國境內突襲能源設施、軍機場,也使用長程無人機攻擊俄國境內目標。雙方的技術與戰術迭代速度極快。

    華府智庫戰爭研究所(ISW)的俄國分析師史蒂凡年科(Kateryna Stepanenko)表示:「對於每一項技術發展,雙方都已在尋找反制措施。創新週期非常快,在兩到三週內,我們就能看到對一項技術突破的反制適應。因此目前可能有效的一些方法,在未來幾個月內可能就不再那麼有效了。」

    ISW表示,現在烏克蘭和俄國都在努力開發人工智慧(AI)操作的無人機,使其能夠在戰場上自行做出決定;同時也在開發攔截無人機(interceptor drone),作為比發射飛彈更便宜的反制無人機空襲方法。

    用無人機攔截無人機,讓防空飛彈可以專心對付飛彈,可能是解決像俄國這種大規模無人機威脅的辦法。史蒂凡年科說:「有許多關於烏克蘭正在測試一些攔截無人機的報導,但我們尚未看到它們大規模部署。攔截無人機的發展將解放烏克蘭的能力,幫助烏克蘭軍隊為飛彈攻擊保留防空飛彈。」
    陳家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