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評論:中國的經濟正在進入《長假》嗎?

    2023-08-21 07:19 / 作者 陳家齊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在北京的大樓,攝於2021年7月9日。路透社
    上週一系列的經濟新聞讓人看得目不暇給,中國不但增長力道衰弱,外資投資衰弱,連青年失業率也突然蓋起來不發布。從房產企業、金融信託業到地方財政,都是一連串的炸彈。與此同時,另一個曾創造東亞超級經濟泡沫,崩潰後頹喪數十年的日本,默默交出了經濟年增長率6%的成績。

    中國目前的處境,很難不叫人想拿1990年代的日本作為對照。中國似乎在走日本當年泡沫經濟破滅後的老路。北京,東京,像是命運交織的列車,在同一路徑上開始奔向不同的方向。

    那麼,你記得有一部日劇叫《長假》嗎?

    這部由木村拓哉與山口智子主演,在1996年撥出的熱門日劇,情節主軸可以大致形容為:在泡沫經濟破滅後的日本,兩個生活與理想都失意的青年男女,偶然在人生的卡關過程中成為伴侶。其中最經典的一段台詞,就是把人生精華時段中,這一段低沉的狀況,看作是一段「長假」。

    不只是《長假》,1990年代知名的青年療傷系日劇,還有反町隆史與竹野內豐主演的《海灘男孩》。這些戲劇的角色們多半是人生事業面臨頓挫,經常困於非典型就業(打工)、失業、啃老、吃軟飯的狀態中。

    中國的《長假》時刻出現了嗎?

    今年1月,一部由劉亦菲與李現主演的中國連續劇《去有風的地方》上線,對於經歷過《長假》時代的人來說,會有一種「中國的《長假》也出現了嗎」,這樣子的既視感。

    當然,《去有風的地方》情節看起來沒有那麼哀傷,起碼這是一群曾經小有成就的人,聚在一個旅遊勝地,有閒錢可以療傷。但是劇中刻劃的那種人生面臨空白、頓挫的感受,卻是和《長假》非常相似。

    經濟與文化常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有所謂的口紅理論,看口紅這種「小確幸」商品的銷售量,來看經濟景氣走勢。也有知名的「裙襬理論」,認為女性穿的裙子長度愈短,股市景氣就愈火熱。

    而且,總歸到底,每個人所做的投資、就業、或者「休長假」的決定,其背後的心態都是驅動經濟的核心力量。景氣往往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文化中出現的氣氛愈是看好,景氣也愈容易蓬勃發展;若是文化中大量出現了《長假》,景氣可能也正在進入漫長無邊的假期。

    所以總歸到底,中國也將進入日本式的「長假」嗎?

    中國可能無福消受日本式長假

    太多的相似性讓人會得出「中國正進入日式長假」的結論。通貨緊縮、青年失業、非典型就業盛行、人口老化、房地產市場泡沫、企業與民眾扛了巨額債務並對未來失去信心,這些都是今天的北京,與1990年代東京的相似之處。

    但是真正的答案,可能是中國「無福享受」日本式的長假。畢竟,當初日本經濟泡沫破滅時,已經是人均所得逼近美國的富裕發達國家。中國還沒有成為富裕國家,就開始面臨人口、通縮的結構性問題,這讓許多經濟評論者都想指出,要把今日的中國與當年的日本做類比,可能太抬舉了中國。

    由《華爾街日報》記者袁莉所主持的「不明白播客」,上週撥出的內容是邀請史丹福大學資深研究員許成鋼,評論中國經濟的走向。許成鋼認為,中國的經濟恐怕不是「日本化」,而是「蘇聯化」。

    除了民眾所得的巨大差異,許成鋼更提醒今日之中國與當時之日本,制度上的重大差異。日本當時已經是民主國家,而中國,則是雜揉資本主義一些因子的「共產極權」國家。

    中國的未來可能不是日本化,而是蘇聯化

    在共產極權的制度性絕對控制趨力下,許成鋼說,中國的政府將不斷使民營企業難以生存下去,能活下來的都是政府補貼的國營事業。這種仰賴政府補貼的狀況會使產業效率低下,經濟持續不振,最終就是蘇聯經濟長期瓦解蕭條的狀況。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所長波森(Adam S. Posen)本月稍早在《外交事務》發表的分析也指出,中國經濟的最大病根是人民與企業無法再相信,政府不會突然干預奪走他們的財富。這會使得任何經濟刺激措施都難以奏效,因為民眾有錢就會存起來,企業獲得更寬鬆的借貸條件,也還是不敢借錢投資。這是中國自2015年開始明顯任意干預、扼殺民間經濟的後果,目前無藥可醫。

    以他們的觀點來看,中國與日本是兩列看起來很相似的高鐵列車,但並不是在同一種軌道上運行。北京終究不是東京,北京的長夜可能會比東京的長假更難熬。
    陳家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