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9日,印度中南部安得拉省興都浦爾(Hindupur)一間紡織廠。路透社
印度媒體近日報導,台灣與印度
即將簽署一份合作備忘錄,引進更多印度勞工到人力短缺的台灣。這能否解決台灣部分產業的缺工問題?《日本經濟新聞》資深撰稿人瀨能繁
26日刊出的一篇文章,分析印度對日本勞動力的支援,或許可供台灣借鏡。
瀨能繁這篇分析文章的標題就言明,「印度不大可能解決日本的勞動力短缺問題」,副標題指出,對印度人而言,「語言障礙和低薪,其他國家(比日本)更有吸引力」。
根據日本出入國在留管理廳(相當於移民署),截至2022年12月,約有4萬多名印度人居留日本,其中1萬人拿的是「工程師/人文專家/國際服務」簽證,從事職業包含科學、資科、外語教學、金融和銷售。
和台灣一樣,日本勞動市場最缺乏的並非上述這類人員,而是工廠技術員、工地或農漁業勞工、幫傭或看護工等。這類勞工若要去日本就業,須申請「特定技能勞工簽證」(Specified skilled worker),或者日本為解決勞力問題而專門推出的「技術實習訓練簽證」(Technical intern training)。
截至去年年底,只有120名印度人以「特定技能勞工」的身分到日本,持「技術實習訓練簽證」僅434人。
日本和印度也簽署過一份技術實習合作諒解備忘錄,但印度在日實習生人數仍遠遠少於越南的17萬人、印尼的4萬人或菲律賓的3萬人。
2023年8月8日,印度北方省阿拉阿巴德大學(Allahabad University)禮堂工地的工人。美聯社
印度駐日本大使喬治(Sibi George)自去年就任以來,走訪日本30多個地方,與對印度人才有興趣的日本企業交流。本月26日,在使館舉辦的研討會上,日本國際人才協力機構(JITCO)一名代表指出,印度被認為是工程師等高技術人才的來源地,應該有望引進更多了解日本文化、熟知商務禮儀、也能諳日語的印度勞工。
語言門檻高,高薪不如英美,中低薪不如留在印度但是,日語本身就是一大門檻。一名在印度經營日語學校的與會人士說:「我們從日本派日文老師去印度,但他們最多都只願意待個一年半。印度的日文老師很少,教印度人講日語也是一個挑戰。」
另一名與會者指出:「語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是最大的障礙。有些印度年輕人因為漫畫和動漫而對日本有興趣,但也不會因此就長期學日語。」
報導指出,印度勞工和學生普遍能掌握英語,這讓他們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例如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或是曾殖民印度的英國,澳洲、紐西蘭也有大量外國移民,中東的「油王」國家們也資金雄厚。
2023年9月25日,印度北方省諾伊達(Noida)一間專門生產紙盒的工廠。美聯社
九州大學的印度籍教授哈札利卡(Hemanta Hazarika)表示,他經常鼓勵印度學生到日本留學,但常有人反問,去日本發展後,職涯大概會是什麼樣子?哈札利卡說,日本企業優先考慮的是學生的溝通能力,而不是專業知識,印度學生不想來日本的原因之一,就是擔憂日語能力不足,會導致他們很難找工作。
日本企業的薪資吸引力也不足。哈札利卡提到,如果是高科技人才,谷歌(Google)或微軟(Microsoft )的薪資是一般日本企業的5至10倍;而如果是中低收入的技術員,老實說,印度目前經濟成長強勁,他們留在印度就會有很多工作機會了,很難想像有人會遠渡重洋去日本。
雖然日本還是有可能吸引到更多印度實習生或交換學生,從目前趨勢來看,沒有解藥能夠讓日本大幅吸引印度勞工。瀨能繁指出,如果真的要引進更多印度勞工,日本企業可能要先去印度拓展事業,才能挖到更多願意到日本總部上班的勞工,但這方法也實在是迂迴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