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是時下年輕人分享生活不可或缺的平台。然而,「人人網紅化」的現象,也讓大家在無形之中被「讚數」綁架。因此,Facebook考慮要在未來實施「隱藏貼文按讚數」,若此政策通過,以後貼文獲得多少讚,可能只有發文者自己看得到。不過,西北大學心理學教授卻指出:「真正具有殺傷力的從來都不是按讚數。」
(圖片來源:Piexels)
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協會(RSPH)發現,長期在社群媒體裡兜兜轉轉的人,通常會感到焦慮、憂鬱、寂寞,嚴重的話則會影響到睡眠品質。不僅如此,社媒的快時尚也讓年輕人害怕自己「不夠潮」,跟不上時代,患上所謂的FOMO症候群。
FOMO這詞,最早出現於加州《北岸週刊》(North Coast Journal)的一篇報導中。作者用FOMO(Fear Of Missing Out)「錯失恐懼症」,來形容年輕人害怕錯過最新消息的現象。英國《衛報》更是在報導標題上寫著:「沒聽過Fomo嗎?那你就真的沒跟上了。」來調侃Fomo這個流行病。
在2017年時,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協會為了要更深入了解社媒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找來了近1,500名14歲到24歲的受試者,做了身心健康的相關調查。他們發現,在五大社媒平台中,對人們造成最正面到最負面影響的排名如下:
研究結果發現,YouTube對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有較正面的影響,Instagram則是對青少年帶來的心理負擔最大。
有趣的是,Instagram和Snapchat分別是排行榜中吊車尾的兩個社媒平台,而它們又特別注重照片的呈現。因此,研究人員認為,也許「照片」是引發年輕人不適和焦慮的主要因素。
西北大學心理學教授Renee Engeln 也大膽推測,Instagram上最有殺傷力的是那些看似「完美」的照片,也正是這些照片引起了用戶之間的比較心態,人們才會永遠無法滿足於現狀。
(圖片來源:Piexels)
而德克薩斯州大學的一項研究剛好可以證明此點。他們發現有在關注健身貼文的人,會有過度在意自己體重的傾向,而且普遍對自己感到不滿意。若天生體型與貼文者相差甚大,那麼負向情緒也會隨之增加,讓人愈看愈煩,愈看愈沮喪。
那到底該如何克服「社群上癮」這個症頭呢?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內科醫生Jeremy Nobel提出一個很有趣的概念,那就是「把社群媒體當零嘴」。
也就是說,社群媒體就像零嘴,只能拿來調劑生活,若拿它來替代正餐的話,肯定會營養不良,有害健康。而「社群零嘴」一天的建議攝取量為30分鐘,只要遵守3個禮拜,就可以有效地減緩社群媒體帶來的孤獨感、憂鬱等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