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行人專用道淪停車場 民怨「本末倒置」民代認改革陣痛期

    2024-06-22 09:45 / 作者 施書瑜
    高市府為改善商圈步行環境,在前鎮區瑞隆路設置高雄最長人行道標線。高市府交通局提供
    高市前鎮區瑞隆路段周邊小吃林立,車輛常並排違規臨停,人車爭道,為擺脫行人地獄,交通局在此施作全市最長標線人行道,打造安全友善的人本交通環境,但「專屬行人」的步行空間慘變停車場惹爭議;停車、違規問題待解決,但相關亂象難道只能靠警方加強取締?考驗地方政府解決問題的決心。

    高市前鎮區瑞隆路為交通幹道,但因周邊小吃林立,尖峰時段購物、用餐人潮多,常有車輛並排違規臨停,造成交通受阻、人車爭道,為改善行人路權,交通局在此路段劃設全市最長、雙向約800公尺的標線人行道,預計年底前將長達1.2公里。

    但完工後民眾反應兩極,延伸停車問題與交通更壅塞等疑慮,日前更有車輛停放於「專屬行人」的步行空間,民眾只能繞路與車爭道,交通局則說,人行道標線外劃設白線可供臨時停車,「民眾違規,可請警方」疑有甩鍋之嫌。

    高市議員黃彥毓表示「要在建設與民生間取得平衡不容易,但不能因為怕有壓力就什麼都不做」,做此改變必定會有陣痛期,今年3月交通局已先將瑞隆路瘦身,後續將其空間規劃標線型人行道,目前整體的行車空間足夠。

    他強調,目前施作的地方仍有少數民眾在人行道違規停車,希望地方派出所在尖峰時段可加強巡邏次數,協助民眾培養正確的用路觀念,讓瑞隆路標線行人行道的劃設更加完善。

    高雄市行人路權促進會理事長林于凱表示,行人安全交通改革的一哩路,就是創造「行人可以安全行走的空間」,瑞隆路的標線型人行道就是具體案例,把空間框出來還給用路行人。

    林于凱認為,政府除了宣導外,也該在宣導期結束後落實執法,更建議設計「行人友善標章」給願意支持行人通行的店家,打造一個正向氛圍,其他地區就會「學著做」。

    林于凱舉例說明,1997年強制戴安全帽政策,最初也遭質疑必要性,1999年酒駕入刑法也被認為矯枉過正,但時至今日,有誰還認為不必戴安全帽、可以容忍酒駕?

    他強調「其實都是習慣的改變」,或許仍有部分民眾無法輕易改變違停習慣,但久了之後,使用人行道通行的用路人多了,車輛自然會不好意思,「改變習慣很難」,但改了之後,發現是好的改變,自然會有更多案例效法。

    家住附近的民眾廖先生表示,瑞隆路店家眾多,尤其上下班尖峰時段本就交通壅塞,政府為了擺脫行人地獄罵名,卻無視騎樓問題,政府本該強力約束佔用騎樓的民眾或店家,依法留設人行通道,反倒限縮汽車道「增設人行專用道」,實在本末倒置。

    廖先生直言,行人專用道外標設白線,說好聽是方便民眾臨停,實際上只是害怕得罪店家,影響店家生意,還想把爭議及停車問題丟包給警方,或是貼駕駛素養低落的標籤,根本莫名其妙。
    施書瑜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