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郵政與台灣高檢署簽署「可疑交易分析機制專案合作意向書」,攜手強化防詐合作機制。中華郵政公司提供
詐騙手法不斷翻新,國內通報警示帳戶中以中華郵政最多,為防止金融帳戶遭詐騙集團利用,保障民眾財產安全,中華郵政公司於今(4/29)日與台灣高等檢察署簽署「可疑交易分析機制專案合作意向書」,共同防制金融詐騙。
中華郵政公司總經理江瑞堂表示,今(2025)年度截至3月底,全國郵局攔阻詐騙總計510件,金額累計達2億3,066萬餘元,希望透過跨領域的合作,能即時遏止詐騙行為,保護民眾財產安全。
詐騙事件頻傳,其中以假投資、網路購物、假買家騙賣家、假交友真詐財、騙取金融帳戶詐騙等5大手法居多。中華郵政公司指出,中華郵政近3年攔阻詐騙件數逐年成長,2022年攔阻1451件、金額5億8500多萬元,2023年攔阻1821件、金額7億5500多萬元,去年攔阻2281件、金額8億9600多萬元;疫情後各金融單位詐騙警示帳戶大幅上升,今年中華郵政努力打詐,前三個月警示帳戶4816戶,跟去年第1季相比,微幅下降8.58%。
中華郵政坦言,詐騙警示帳戶中,移工佔比滿高的,家庭看護工在其他銀行不容易開戶,因此大部分家庭看護工都在中華郵政開戶,這部分也占了警示帳戶中滿大的比例,今年開始中華郵政也對移工加強控管,目標今年警示帳戶要低於5000戶。
中華郵政表示,因應外籍移工人頭帳戶增加,中華郵政與廣播電台合作,播放英語、印尼語、越南語及泰語的防詐廣告,提醒移工朋友不要輕易將帳戶交給他人使用。
據指出,中華郵政與高檢署合作主要是資訊交換 ,雙方都可以較快速的方式取得對方想要的資訊 ,因為原來每個案件都需要一個公文流程,經過合作後 ,交換資訊可以比較快速的達到彼此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