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鄭英耀要求學校提供球具給民眾借用,引發基層不滿。資料照,教育部提供。
教育部要求學校開放民眾借用運動器具,如籃球、排球,引發基層教師不滿,對此教育部今(7/10)日再說明,這是類似飯店愛心傘概念,會提供學校資源讓民眾借用,但學校不用負擔保管責任。
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連兩日於嘉義市登場。繼去年邀請全國簽訂「開放校園」宣言,提供校園設施給民眾運動後,教育部長鄭英耀昨日再表示,他已要求體育署,在2週內盤點全台中小學器材,例如籃球、排球等,讓民眾在放學後及假日期間借用。
不過此事在網路上引來基層教師不滿,批評增加行政負擔,也有管理困難,更擔憂本身就缺乏資源的學校學生權益受損。
教育部主任秘書林伯樵今日受訪時表示,教育部希望鼓勵全民運動,學校是可以跟社區做最好融合的場域,所以在全國校園逐步放後,教育部才提出此配套措施,借球具是類似飯店的愛心傘概念,學校可以在球上做標示,任何民眾或學生下課或週末想打球時,就不用自己帶球,隨時可以去運動、親子互動。
媒體關切管理問題,林伯樵則說明,此與一般校園財產不同,是教育提供給學校一次性運動資源,比如籃球、排球、足球等,可以放在球場邊或警衛室,但學校並沒有保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