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次長呂建德出席「2025養老長照法律論壇」。游騰傑攝
因應高齡化社會趨勢,以及失智與中風患者年齡層逐漸下移。「長照3.0」政策預計將於2025年正式上路,衛福部今(11)日宣布,擬放寬服務年齡限制,納入50歲以下的年輕失智症患者,以及未滿65歲因中風導致失能的族群。
根據衛福部統計,2024年長照服務使用人數達55萬8,071人,較2023年成長約10%,顯示長照需求持續擴大。衛福部次長呂建德今(11)日出席「2025養老長照法律論壇」致詞時表示,長照3.0將聚焦四大重點:結合醫療與照顧、全力推動安寧療護、強化復能服務,以及智慧照護與輔具補助。
目前長照2.0的服務對象涵蓋65歲以上長者、55歲以上原住民、50歲以上失智者及失能身心障礙者。長照司長祝健芳表示,未來3.0將擴大涵蓋範圍,納入50歲以下年輕失智症患者,及未滿65歲但因中風等原因導致失能的青壯年族群。
祝健芳指出,根據國際研究,30至64歲失智症盛行率約為0.119%,推估2026年台灣未滿65歲失智人數為1萬4,601人,其中同時失智且失能者約807人。此外針對年輕中風族群,她則指出,這些青壯年人口,仍是國家重要經濟力量,若透過政府投入資源,可以讓他們盡快回到職場,就應該優先考量這樣的資源運用,因此未來將不再看年齡,接受急性期整合照護(PAC)者,只要經評估確實有失能狀況,就會納入長照對象。
依健保署統計,2019至2024年PAC計畫年均成長率為3.85%,預估2026年新增64歲以下服務人數達4,767人。若未來擴大PAC適應症、服務持續時間、後續資源轉介等,評估2025年成長率成長至10%,人數可望提升至5,349人。
在失智照護方面,祝健芳表示,衛福部持續推動失智照護服務計畫,今年度編列10.2億元預算,支持地方政府建立失智據點與共照中心。截至去年底,全台已設置120處失智共照中心、服務逾6萬人;另有545處社區失智服務據點,照顧超過1萬名失智個案。
此外,針對具情緒與行為症狀(BPSD)的失智患者,衛福部試辦「權責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計畫」,截至2023年底共設13處、服務92人;另為中重度、具行動能力的失智者設置團體家屋,截至去年共佈建34處、服務336人。
《太報》關心您
‧張老師專線:1980
·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0800-50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