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團體今(24)日舉辦記者會,力挺衛生福利部於3月18日發布《藥事法》第103條解釋令,允許修習中藥核心課程35學分並具一年實務經驗的中藥或生藥相關科系畢業生,申請登記為中藥販賣業藥商。游騰傑攝
針對衛生福利部於3月18日發布解釋令,開放中藥資源學系(簡稱中資系)學生畢業後,符合一定標準就能販賣中藥材,引發部分藥師上街抗議,質疑中資系學生僅懂藥材種植而不諳藥理。對此,中國醫藥大學中資學系主任張文德於今(24日)駁斥,強調該系課程涵蓋中、西藥藥理學,並強調中資系與藥師是專業分工。
近年來,中藥商數量急劇減少,從20年前的1萬5千家減至目前的約7千家,預計10年內將不足3千家。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指出,此趨勢若不加以遏止,將嚴重影響中醫藥產業的供應鏈,進而影響民眾的用藥權益,並表示新解釋令並未涉及中藥調劑業務,亦未逾越藥師的專業範疇。
張文德駁斥外界對於中資系學生專業能力的質疑,說明系上課程設計不僅限於中藥材的知識,更包含中藥藥理學、西藥藥理學等35個核心學分,全面涵蓋中西藥理知識。學生不僅學習區分中藥品與中藥材,也接受接受關於藥品安全、中西藥混用等相關提醒與訓練,學生需了解藥材背景及民眾用藥狀況,協助消費者選購藥材並提醒中藥材與其他藥物的交互作用。
張文德提到,中資系曾一度面臨停招危機,後經爭取,考量到中藥行業傳承及台灣中藥產業根基的重要性才得以保留,惟招生名額從過去的40餘人降至近年每年27人。他盼新解釋令公告後,學生未來可進入中藥商經營,過去僅有家族背景者可進入傳統中藥商。學生進入中藥商有助於產業新血注入,改善人力斷層,促進產業發展。
對於藥師團體提出應建立中藥材分級制度,明確區分食品與藥品屬性的建議,張文德表示支持。他認為明確區分處方藥與指示藥非常重要,雖然中藥品項繁多複雜,推動分級制度較為困難,但他肯定此建議正面且有其必要性,後續需視政府規劃。
中華民國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謝慶堂則呼籲政府與社會各界,正視中藥商在中醫藥產業中的重要地位,支持中藥商的專業發展與文化傳承。唯有各專業人員各司其職,才能共同守護民眾健康,促進中醫藥產業的永續發展。
中藥團體今(24)日舉辦記者會,力挺衛生福利部於3月18日發布《藥事法》第103條解釋令,允許修習中藥核心課程35學分並具一年實務經驗的中藥或生藥相關科系畢業生,申請登記為中藥販賣業藥商。游騰傑攝
中藥團體今(24)日舉辦記者會,力挺衛生福利部於3月18日發布《藥事法》第103條解釋令,允許修習中藥核心課程35學分並具一年實務經驗的中藥或生藥相關科系畢業生,申請登記為中藥販賣業藥商。游騰傑攝
中藥團體今(24)日舉辦記者會,力挺衛生福利部於3月18日發布《藥事法》第103條解釋令,允許修習中藥核心課程35學分並具一年實務經驗的中藥或生藥相關科系畢業生,申請登記為中藥販賣業藥商。游騰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