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醫美嚴管!石崇良:醫師須完成PGY課程「已執業也要回醫院」

    2025-11-19 14:09 / 作者 游騰傑
    衛福部長石崇良。游騰傑攝
    近期國內醫美亂象層出不窮,從牛奶針、玻尿酸注射到陰莖增大術。為了改善醫美市場混亂、保障病人安全,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拋出修法規劃,所有執行醫美手術的醫師都必須完成二年的PGY(畢業後臨床醫學訓練),即便是已經執業的醫師也必須「回醫院訓練」。新法最快明年1月上路。

    衛福部日前公告《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特管辦法)修正草案,擬將光電治療、針劑注射等醫美處置納入更嚴格管理,未來必須由完成 PGY(畢業後臨床醫學訓練)並修畢 32 小時課程的醫師才能施作;醫學美容手術則限定由外科系專科醫師執行。

    該辦法預計民國115年1月1日修正施行,若尚未取得醫師資格及訓練課程證明者,應於2年內完備,使得繼續施行特定醫美處置;若未取得上述專科醫師資格,應於3年內完備,使得繼續施行美容醫學手術。

    石崇良今(19)日赴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前受訪時表示,特管辦法的修訂,針對醫學美容的管理,最主要還是要回到醫療品質跟病人權益,長期建立的專科醫師制度自然有它的醫療品質上的要求,所以希望回歸到專科醫師訓練的基本能力培養,各國也都是朝這樣的方向在發展。

    對於修法是否溯及既往,石崇良指出,所有法規在修訂的時候,都會考慮到信賴保護原則,而信賴保護原則的處理通常有兩種,一種當然是不溯及既往,另外一種就是過渡,讓它有補正的機會,這兩者都是屬於信賴保護原則的執行方式。

    石崇良指出,經權衡民眾的利益跟執業者的權益之間取得平衡,因此認為能力訓練還是最基礎的,所以給予一定的時間去完成補正之後,才能再繼續執行醫美,也就是要求目前已經在執業的「直美」醫師得全部回去完成PGY訓練。

    對此,醫師職業工會理事長陳亮甫認為,草案不只對醫美產業,也對整體醫療人力生態影響甚鉅,並非僅限特定領域,工會對此亦有相當之討論與評價。倘若草案上路,首當其衝的是過往畢業逕直投入醫美產業的醫師,可能必須重返醫院進行兩年之PGY訓練,若未有銜接期間的配套,除了勉強部份醫師接受未必與醫美安全相關之臨床負荷,對於醫院教學行政而言亦是陌生的挑戰與成本,強摘的瓜不甜莫過於是。

    陳亮甫指出,綜觀本次公告草案,除將進行醫療美容之初階門檻訂於PGY訓練以外,也將醫美手術劃分類型並授予特定專科具有執業之權限,背後邏輯自然是基於提升醫美病人安全之意識,但仍必須面對多重質疑,例如過去爆發重大病安疑雲者並非未經專科訓練之醫師。在推動限縮政策同時,衛福部自然應對以下內容提出服眾之數據佐證,包含過往未完成PGY而從事醫美者人數、非外科系與未具PGY資格之醫師涉及醫療事故比例及調查等。

    陳亮甫說,若本次修法核心關懷在於病人安全,衛福部顯然在草案挑起醫界敏感神經同時,更應拋出不僅是直覺的實證基礎,避免淪落「修理小孩給外人看」的疑聲,也能夠回應外界「為鞏固臨床人力關閉『直美』大門」的奚落。而究竟醫美工作有何致命之吸引力,又或者醫院工作如何刀口舔血,致使逃離醫院者如過江之鯽,盼望在本次修法塵埃落定時仍能是大眾有心探究的議題。
    游騰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