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莫羽静專欄|消費券沒有錯,錯誤的是2009年的馬英九

    2020-06-03 14:10 / 作者 莫羽?

    最近的輿論是,在野陣營大肆嘲笑振興券就是消費券,到底有什麼好酸的?消費券不是萬惡,它就是一種工具,重點在使用時機,馬英九發消費券的那年是什麼情況?次貸引爆金融危機,連帶衍生性金融商品一起爆賠,全球一整年的恐慌性股災大跌。






    回顧當年的股災,一年內股市蒸發了6成的市值,也就是資金面突然恐慌性地集體從股票市場抽離6成,並不是這些公司實質業務上的失利。這些公司本來就具備穩定營利的能力,尤其台灣的企業大多還是屬於基本面實力雄厚的實業為主,有專業的技術和獲利來源,只是因為金融市場的虧損,連帶消費下降,國外廠商的訂單也因此減少。



    當時這些市值蒸發的企業,需要的是什麼?需要的是讓錢回去股票市場,不然企業缺乏資金,許多企業會有營運上的問題,進而影響到就業問題,接下來就是等待國外訂單的復甦。



    那如何讓錢回到股票市場?當然是讓人對股市恢復信心,進而推動資金進場買股票,解決辦法就是等到低點後,國安基金進場推升,同時透過降低利率的方式,讓人願意融資進場套利。

    為因應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全國於2009年發放消費券3,600元。(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兩次災情差異

    次貸風暴導致的股市大跌跟民眾有直接影響嗎?消費有近乎停滯嗎?頂多就是部分受股市和國外訂單影響的企業,因此裁員等間接影響而已,財務面比較健全,又不過度依賴外需訂單的公司可以說不會被影響,並不是全面性的停止消費,以次貸危機前後的國人出境人次來看,次貸危機爆發後,只減少9%左右的出境人次,由此可見該次影響比例仍有限。



    當年,是大家都不買賣股票,缺少了股票額外的利得,需要的是買賣股票。但大眾的消費需求是飽和的,甚至因為出脫股票得早,身邊還有錢,根本不是沒錢消費,當消費情形是正常的,多給了消費券,就很容易就變成替代消費轉儲蓄,甚至錢花去國外



    這次等同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中國武漢瘟疫,是直接讓全球消費急凍,生產方面也急凍,產生全球性經濟停滯,也就是大家都不交易、不買賣、不消費,需要的是消費;同時因為疫情,集體改變消費模式,電商業績大幅增加,實體店面大幅降低,不提供外帶服務的飲食業,甚至可能面臨業績歸零的慘劇,在台灣疫情緩和的當下,三倍振興券將電商排除,鎖定實體店面或攤商交易,正是為了恢復國人在實體消費的習慣。

    三倍券排除電商,就是希望人們走上實體店面購物。(圖片來源/Photo by Erik Mclean on Unsplash

    兩次消費券的實質差異

    根據主計處的統計,2009年發放的消費券,總計舉債858億元,對國內生產毛額增加363億元,採用的方式是發放3,600元面額的消費券;而此次的消費券是因為疫情控制超乎預期,所以從衛福部防疫預算挪用近400億,只追加了110億追加預算,並沒有再額外過度舉債,發放的實體面額為3,000元,數位支付則是消費3,000再回饋2,000。



    實體消費券與馬英九版消費券發放金額相近,數位支付由於是消費3,000元再回饋2,000元的刷卡金或儲值金於帳戶內,加總等於5,000元的消費額度,約為馬英九版消費券1.4倍,總計使用的預算卻只有馬英九版消費券的6成。



    同時目前航空業停滯,加上國外疫情嚴峻,幾乎無人旅遊的當下,更不會產生外溢到國外的狀況,消費券轉儲蓄的風險也降低,這不就是一個史上最完美的使用時機嗎?甚至可以說是百年難得一次的時機,航空業一百多年,哪次跟今年一樣?



    一個完全可以把稅收挹注消費使用在國內,帶動實體店面消費,帶動消費習慣改變,提升消費動能的正確時間,使用消費券這樣的政策不就正是合情合理的狀況嗎?同時使用預算也只有當初的6成,更顯得當年民進黨批評馬英九的消費券措施是嚴重錯誤和過度舉債,完全是合情合理。



    莫羽?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