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檢警詐騙是老招,但近期竟升級AI,還是有民眾受騙。刑事局提供
「未顯示號碼」電話詐騙手法再升級!刑事局統計發現,詐騙集團假冒政府機關如戶政所、警局、醫院或地檢署,誆稱民眾證件遭冒用涉刑案,再轉接「警察」、「檢察官」,營造緊張氛圍,甚至還安排視訊場景,有眾多假警察當背景走來走去,一名女子深信不疑,因此損失了1800萬。
刑事局表示,這名高雄40歲林姓女子,帳戶內擁有繼承長輩遺產的巨額款項,林女先接獲「未顯示號碼」來電,自稱金管會專員,指控林女帳戶「短期大量進出金流」恐涉及洗錢;詐團分飾多角,林女陸續接到「警察局偵查隊」、「地檢署檢察官」來電。
林女接獲假警察的視訊電話,畫面背景竟仿造警局場景,甚至多名穿著制服和刑警背心的警察人員走來走去,林女信以為真捲入洗錢案。隨後,一名假冒檢察官來電指稱:林女已被正式列為刑案調查對象,要求她前往銀行設定「約定轉帳帳戶」,特別強調此屬「偵查不公開」程序,若向銀行人員提及案情將觸法。還指示林女面對行員關懷提問,要辯稱是為開設公司帳戶使用。
警方後續追查,發現林女數週內先後13次轉帳、2次與詐騙集團成員面交現金,共損失約達新台幣1800萬元。她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證後,才驚覺受騙,隨即向高雄市警方報案,目前警方成立專案小組擴大追查。
刑事局分析,詐團透過AI合成技術與攝影棚劇組編寫劇本、還原警察真實場景,利用民眾對公家機關信任,使人一步步陷入陷阱。刑事局呼籲民眾務必記住:「警察不會用視訊做筆錄、法院不會要求帳戶監管、也不會叫你轉帳」,只要聽到「證件遭冒用」、「帳戶涉案」、「加LINE回報」、「監管帳戶」等關鍵字就是詐騙,請立即報警或撥打165反詐騙專線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