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人良善滿溢到「濃稠」!花蓮人急喊先緩緩:學習讓善意分階段

    2025-09-26 11:08 / 作者 綜合中心
    壽豐義消與消防隊協助背送長輩脫困,順泰旅店的老闆不僅提供災民免費居住,還自己開車衝下來載人去他們的旅店。翻攝楊富民臉書
    花蓮縣光復鄉23日受到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救災人員正與時間賽跑搜救失聯民眾,來自各界的大量物資紛紛湧入,一時之間卻造成救援現場的困難及混亂。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組長楊富民25日發文指出,台灣人的良善常常滿溢到「濃稠」,若是現在想準備物資協助災區,他建議可以先緩緩,「我們應該要學習讓善意分階段」。

    楊富民在臉書表示,24日去到光復帶了一些工具去,本來被某局處的人白眼,說不要再給用不到的物資了,後來看到他拿下來的是雨鞋跟小方鏟、桶子,馬上說他們要,「態度變化之大,讓我真的想要白眼回去」。他談到,自己能理解他們當下的反應,也沒有想要苛責這件事情,在糖廠那邊幾乎每分鐘都有一車車的民眾出入,逢人就問物資哪裡捐,捐的物品也不一定是即時所需,真的會造成現場整個動線的困難跟混亂。

    楊富民說,目前還有朋友在私訊問現在需要哪些東西?他的建議是,如果你已經寄出去的,就寄出去了。如果現在才要準備的,那可以先緩緩,「你可能上一刻看到要熱食,下一刻就會發現消防、搜救有上千個便當難以消化。」

    他強調,台灣人的良善常常滿溢到「濃稠」,真的是濃稠,物理性的跟心理性的,就連受災戶,都可以被不同志工問上百次相同的問題。但也因為這樣,我們應該要學習讓善意分階段。

    楊富民說,現在還沒捐贈物資若想要幫忙的,現場需要人手幫助家戶清淤泥(自備工具)是一個選項,但若無法到現場,不妨先等等。他相信過一陣子後,當地的孩子會需要新的球鞋、新的衣服、新的書包、新的課本;許多家戶的衣服、家當,都被泥水帶走,再沒多久就要入秋、入冬,他們也會需要保暖,「昨天最常聽到居民們說的,都是他們家空了,真的物理性的空了。」

    楊富民並指出,光復鄉內報廢的車輛他猜少說兩三百台,居民的交通接下來面對的不僅是斷了的馬太鞍大橋,還有他們真的喪失交通能力的事實。尤其看到一粒麥子基金會的送餐車整排停在光復火車站鄰近的停車場沾滿泥沙,他不確定損壞狀況,但是只要想到那些車子是送給許多長輩便當的車輛,就不免感到害怕,災害過後恢復正常的社區功能還需要大量的時間、物力,跟金援。

    楊富民強調,災害當下的救援固然重要,但災後的重建也需要大家。同時高雄、台東都有嚴重的災情,加里洞、阿托莫等部落是馬太鞍溪接花蓮溪的溪流彎道,也有嚴重的災情發生,希望大家能持續關注。此外,針對有網友詢問一粒麥子基金會,他則補充,確定長輩送餐車毀損狀況嚴重,大家也可以多關注一粒麥子基金會。

    針對光復鄉市區路況,據當地即時通報,目前光復市區多處主要幹道交通打結,若無緊急必要進入光復市區之物資車及車輛請改道或視交通狀況進入,優先讓真正需要救災之人員、車輛通行。



    綜合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