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苗推動協會今(1月12日)公布2021年度十大疫苗新聞,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相關話題包辦前三名;不過,另一個關注焦點是,近來有5名孩童確診為本土個案,但未滿12歲以下無法施打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委員李秉穎說,最快下半年有望讓5歲至11歲孩童接種新冠疫苗。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TIVS)盤點年度疫苗相關新聞,由全台上百位醫護人員票選出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新聞,並於今日公布結果,現場也邀請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身兼該會的榮譽理事長李秉穎、理事長黃玉成到場針對疫苗推動、研發及經費不足等問題進行說明。
黃玉成表示,去年受到疫情影響,由新冠病毒疫苗包辦前三名,第一名由「高端新冠疫苗二期期中數據已由知名醫學期刊完成審查並公開發表,預估疫苗保護力約在8至9成」奪下,第二、第三名分別為「新冠病毒如同流感病毒一樣,未來將會不斷變種」、「國際已有AZ混打BNT疫苗,免疫反應相當不錯也無重大不良反應」。
第四名稍微與新冠病毒脫軌,「醫師和民團籲政府應思考肺鏈疫苗經費規劃」,李秉穎對此表示,在台灣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發生率最高的族群,多半集中在4歲以下的孩童及75歲以上的長者,而肺炎又是國內第三大死因,儘管政府規劃要提供65歲以上的長者接種肺鏈疫苗,因經費不足使得計畫遲遲無法進行。
不過,第五至第七名又回到新冠疫苗的討論,包含「各國爭搶新冠疫苗,政府會合理扶植國內自製疫苗」、「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高端的蛋白次單元疫苗納入團體試驗疫苗計畫」、「6大高風險人員元旦起優先接種第三劑」等新聞。
而第八到第十名依序為「民眾應接種流感、肺炎鏈球菌及新冠肺炎等3種疫苗,才能避免合併感染、重症或死亡」、「日本藥廠宣布以免疫橋接進行三期臨床試驗」、「施打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需間隔7天以上」。
李秉穎表示,針對各廠牌疫苗混打的免疫效果,從國內外的試驗結果中,雖有不良反應,但安全性並無特別顧慮,若是前兩劑接種AZ,第三劑混打莫德納、BNT或高端等都可增加免疫作用,因此,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認為,追加劑需間隔5個月,民眾可自由選擇廠牌。
此外,針對桃園機場群聚染疫風暴持續擴大,目前已有5名孩童確診為本土個案,由於12歲以下孩童無法接種疫苗,引發外界關注。李秉穎表示,美國和歐盟等目前都有授權莫德納和BNT給12歲以下孩童施打,只要食藥署通過相關核可,ACIP開會討論後,最快今年下半年有望讓5歲至11歲孩童施打新冠疫苗。
李秉穎也強調,兒童重症非常少見,幼稚園孩童的死亡率,是全年齡最低,該年齡層雖非緊急施打族群,但面對社區感染勢必要施打疫苗,家人務必要完整接種疫苗,為孩童做好嚴謹的防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