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3 19:43
總統賴清德今(10/3)天下午前往屏東視察恆春東門溪滯洪池,並肯定縣政府推動治水計畫,讓滯洪池發揮顯著效果。他在致詞時表示,各縣市政府在每年雨季來臨前必須全面清理側溝、下水道等,必要時也可運用無人機巡視;另外,從避災、防災到減災,每一個環節都要確實執行,以避免釀成不幸。
2025-09-23 13:20
強颱「樺加沙」雖往西遠離台灣,但外圍環流挾帶豪雨,高雄山區仍得嚴防豪大雨。市長陳其邁今(9/23)早跑行程,先去觀音湖滯洪池關心防汛準備。觀音湖已升級成可蓄洪56萬噸的「超級水庫」,大幅降低下游積淹水情形。隨後他也到旗山抽水站視察,並沿途慰勉清疏人員。
2025-08-07 20:03
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及美國對等關稅來勢洶洶,東南亞成為企業布局新生產基地的戰略熱區。過去鮮少被關注的菲律賓,以豐沛的人力資源與政策利多,吸引投資者的目光。根據仲量聯行(JLL)最新報告指出,菲律賓有超過1億的人口、年齡中位數25歲,不僅有稅務減免優惠,多數行業允許外資100%持股,以及產業經濟特區建設成熟、再生能源等條件,迅速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的後起之秀,為企業提供低成本、永續且彈性擴張的環境。
2025-02-22 17:51
為了應對極端氣候下的豪雨,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2/22)宣布,市府將支出30億元打造「敦北地下大排」,解決敦化北路沿線、小巨蛋周邊的淹水問題。然而,有教授對此批評,此舉恐削減市民韌性、降低風險意識,反而讓市民變成巨嬰、媽寶。蔣萬安受訪回應,相關排水系統改善還包括擴建抽水站、興建滯洪池,目前也有社區自主防災計畫及健檢,如一樓家戶防水閘門建置及相關補助等,將持續推動提高民眾自主防災意識。
2024-11-20 12:57
高市議員江瑞鴻今(11/20)質詢表示,凱米颱風造成高雄慘淹,仁武區馬路成了黃河,江也出示影片,只見騎士深陷黃河中努力前進,一旁的議長康裕成看了不小心笑出來直呼「好神奇」,江說民眾抱怨滯洪池深度不足,他也質疑治水成效,要求市府應提出改善辦法,對此,高市府水利局表示,凱米造成曹公圳溢堤,會優先處理增高堤岸
2024-10-06 13:00
天災或風災帶來的影響似乎很難撼動房價,台灣房屋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除了新北市汐止區的淹水問題令人印象深刻,在六都以外也有案例,只是鮮為人知...
2024-10-06 07:00
山陀兒颱風襲台,為南部帶來強風豪雨,高雄美術館豪宅特區再度傳出災情,不僅馬路成黃河,還被戲稱「淹水地標」,今年兩度成為泡水第一排,是否會有掉價的效應?專家分析,關鍵在於水能夠退得多快,倘若一年之內再度發生淹水,且形成既定的刻板印象,將會影響房市定位,使得漲幅趨緩,市場買盤結構逐漸出現改變。
2024-07-27 18:15
「凱米」颱風重創中南部,台南市麻豆區小埤里到今(27)日還在淹水。市長黃偉哲今天前往視察,向消防人員鞠躬致謝,並說預計今晚或明天能解除淹水。黃偉哲更為台南市民抱不平說,台北市的面積為270平方公里,台南市的面積有2200平方公里,是北市的8點5倍,治水預算卻沒有台北市的8點5倍。呼籲大家多體諒災區民眾,少一些政治口水,以「天龍國觀點攻擊南部民眾,對於南部災民情何以堪。」
2024-07-27 15:43
凱米颱風雖已遠離台灣,但外圍環流帶來豪雨,造成各地零星停電災情,截至今(7/27)下午3時,全國累計曾停電超過86萬戶,在台電努力搶修下,全台復電率已逾9成9,剩餘8138戶待復電,包括高雄市、嘉義縣及雲林縣等,主要因淹水使得地下配電室設備受損,清理程序仍需時間,已集中人力前往停電地區、加速搶修。
2024-07-27 11:56
凱米颱風造成高雄市多處地區嚴重積淹水,有環團指稱是市府為填平更多埤塘造成。高雄市政府水利局今(27) 日表示,市府積極強化埤塘的滯洪功能,並無高雄填平埤塘導致滯洪功能縮減的情形。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