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4 13:23
疾管署統計,截至2024年底,全台HIV感染者已超過3.6萬人,雖然近年新增感染人數逐漸趨緩,但臨床觀察發現,新確診者年齡層有下降趨勢,年輕族群感染比例上升。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謝思民今(24)日指出,目前仍有約五成醫護人員對愛滋患者存有歧視觀念,甚至出現拒診情形,導致患者不敢就醫,盼政府協助推動去除污名化。
2025-06-22 07:00
據國健署113年癌症報告,頭頸癌為男性發生與死亡率第4位,下咽癌雖僅占一成,因位處咽喉、淋巴密集,易擴散且初期不易察覺。一名50歲男子菸酒檳成癮,直到出現喉嚨卡卡、吞嚥痛,確診下咽癌晚期,治療後仍轉移肺部,現靠免疫療法延命,醫師提醒,遠離「菸、酒、檳」是保命關鍵。
2025-04-24 19:49
台大公衛研究發現,6成以上受訪者支持末期且無法緩解痛苦的病人有權要求「醫師協助死亡」,尤其20至39歲年輕人較支持,但是醫事人員皆持反對態度,學者呼籲開放社會對話。
2024-08-09 14:39
思覺失調症患者治療實務上常見口服型抗精神病藥物,由於每天要服用1~4次,患者容易因抗拒等停藥,造成復發或再住院風險;若施打長效型針劑抗精神病藥物,2週至3個月施打一次即可,可防止患者不依醫囑服藥問題,若能避免早期中斷服藥,比起未使用長效針劑,可降約12%到13%再住院率,研究成果發表至國際學術期刊《JAMA Network Open》。
2024-03-19 10:32
據2021年衛生福利部健保醫令申報量,台灣全身麻醉手術者達240萬例,其中台大醫院就佔3.6萬位,以「急重難老病衰」6大病患為是高風險族群,佔比約2成左右;台大醫院麻醉部醫師劉治民表示,麻醉手術朝向精準醫學邁進,目前聚焦在「術前評估」,讓病患術前就有營養師介入,提供病患在等待期能進行營養改善,因為有衛教知識等術前功課,可降低手術併發症,讓病患術後能更快恢復日常吃、喝、睡等作息。
2023-11-27 11:27
30歲鄭先生患有強迫症,出現撕扯衣物、啃咬雙手甚至是挖取眼球等無法克制的重複動作,多年來使用藥物治療效果不彰,經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重複穿顱磁刺激術(rTMS)」,經過20次的療程治療後,雖然偶爾還是會出現啃咬雙手的強迫行為,不過最危險的挖眼行為已成功戒除,目前持續回診治療中。
2023-09-16 06:30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遺傳體質造成的疾病,這類患者最明顯特徵就是「癢」,但早期衛教資訊不普及,常遭受旁人異樣眼光,像是今年28歲的工程師小杰(化名)國中確診,曾使用多種偏方,讓皮膚更惡化甚至流出組織液,幸好後來接受標靶藥物治療,才找回正常人生。
2023-05-26 12:26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一種生育期女性常見的內分泌疾病,盛行率為5至18%,目前除藥物治療外,應該將生活型態的調整當成首要目標;有研究顯示,體重過重患者若降低5至10%體重,8成機率可以恢復排卵。
2023-05-19 11:23
飲酒不只傷身更可能造成他人危害,不過下定決心戒酒後,就會發現沒想像中容易,不只單靠意志力就能成功,酒癮其實是大腦疾病,可藉由精神科醫師評估,綜合評估身體狀況、病史、家庭環境等因素,安排最適當的藥物治療及心理支持,讓酒癮患者成功戒酒。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