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2 12:12
輝達、台積電等業界龍頭上月紛紛喊出「實體AI將是下一波AI發展趨勢」,AI發展將從虛擬的生成式AI、代理式AI;進入「實體AI」,象徵智慧機器人的時代即將來臨。
2025-07-17 18:42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今日(7/17)召開第二季法說會,會中釋出全年營收年成長率從25%調升至30%,同時宣布美國亞歷桑納2廠將提前數季量產,3廠也考慮加快生產進度;另包括新台幣升值對獲利影響也一一說明。
2025-07-17 13:27
老字號機器人概念股和椿2023年由前富士康副總裁程天縱接任掌舵,2024年從半導體自動化產業的第一曲線,朝向整合機器人解決方案轉型的第二曲線切入,布局傳統零售、醫療和服務業。和椿今年正式成立機器人事業部,程天縱看好人型機器人商機,智能加上動能的優勢,加上AI趨勢將讓人型機器人時間提前,和椿研發和投資,鎖定中國,日本和德國,美國機器人自動化商機。程天縱也預告,今年8月自動化展就會有新產品上陣。
2025-07-08 15:46
川普關稅陸續開獎,野村投信表示,美國政策面的高度不確定性,造股今年上半年的震盪起伏加劇,下半年焦點將放在景氣趨緩,以及美元走弱對企業獲利的影響。野村投信認為,今年企業獲利因關稅及匯率等因素出現下修,但其中仍不乏亮點,選股變得更加重要,產業面仍是聚焦需求強勁的AI相關族群,半導體,高速運算,AI 相關等逢低可持續布局,傳產則以綠能,電網為主。
2025-07-07 17:07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預告下個AI應用將是機器人產業。瑞銀證券釋出對人形機器人的最新看法。瑞銀證券中國機械行業分析師王斐麗表示,基準情景是 2035 年全球人形機器人數量將超過200萬台,到 2050 年將超過3億台,對應2035 年/2050 年全球潛在市場空間為 300-500 億美元/1.4-1.7萬億美元,形成一個涵蓋零組件和 OEM、軟體和資料、生產和服務的生態系統。
2025-07-04 16:16
氮化鎵(GaN)半導體需求持續增長,英飛凌具備GaN市場領先垂直整合製造商(IDM)的地位,宣佈其在 12 吋晶圓上的可擴展GaN 生產進度正按計畫進行。預計今年第四季將向客戶提供首批樣品,透過擴大客戶基礎,期望鞏固其作為GaN領先企業的地位。
2025-06-17 19:49
美國關稅談判進入協商空窗期,緩解市場恐慌情緒,投資人重新將目光聚焦於AI與人形機器人的發展趨勢。永豐金證券指出,隨著AI技術快速進步與資本支出持續擴張,人形機器人技術與應用迎來關鍵轉折期,預期半導體及科技供應鏈將成為未來數季市場的核心焦點。
2025-06-13 17:44
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今天表示,廣達沒有「好高騖遠」去做人形機器人,坦言「難做又貴、又沒客人」。對於美國製造趨勢下的產能安排,他表示,廣達是「總鋪師」,訂單來就做,產能很有彈性。
2025-06-06 10:53
大立光今天舉行股東會,除了既有手機鏡頭外,大立光也預告切入AI和機器人布局,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表示,已投入人形機器人視覺專案,預計今年底前可開始出貨,工業手臂鏡頭開發案也推進中,但目前尚未量產。
2025-06-06 10:33
光學鏡頭廠大立光今天舉行股東常會,順利改選6席董事及3席獨董。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表示,關稅和匯率變數,讓下半年在關稅和沒有樂觀的理由,以5月台幣升值幅度7%,影響毛利率4~5%。不過,現在產能利用率是滿載,6月屬於初期備貨,7~8月是主要出貨動能,7月會比6月好,8月會比7月好。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