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 14:31
南鯤鯓事件是對「氣候風險具經濟成本」的最佳註解。文化資產毀損,不僅影響觀光與地方經濟,更反映氣候變遷正對基礎設施、保險業、農漁產業帶來不可逆的衝擊。這也是為何投資人開始重視企業的減碳策略與氣候韌性,並透過永續ETF等工具參與長期趨勢。富邦投信表示,台股ETF市場快速成長下,投資人焦點正從單一收益轉向兼顧總報酬與永續布局。
2025-07-07 15:03
歐盟與中國將在7月中旬舉行峰會,慶祝歐中建交50週年,但英國《金融時報》7日披露,歐盟將暫不簽署「氣候行動聯合聲明」,此舉加劇雙方在貿易和俄烏戰爭問題上的緊張關係。
2025-06-24 10:54
法國巴黎市政府23日舉行巴黎協定市長峰會,台北市長蔣萬安做為唯一亞洲城市代表,在台上哼起台灣垃圾車音樂「給愛麗絲」旋律,解釋台北市垃圾不落地與隨袋徵收等政策,感性分享市民提著藍色專用垃圾袋,一邊倒垃圾、一邊與鄰居聊天,這是一個小小的日常儀式,卻代表著一場重大的文化變革。
2025-06-19 14:55
週四(6/18)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人類要達到將地球升溫控制在1.5°C以內的關鍵目標,僅剩兩年多的時間。一旦地球升溫達1.5°C,全球將加速暖化,當前已肆虐全世界的極端天氣也將大幅增加。
2025-04-24 22:07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今(4/24)天召開第4次會議,在會後記者會上,媒體大多關注碳費會不會暫緩繳費、美國關稅政策會不會影響政府淨零政策的推動,環境部長彭啓明回應,碳費會如期上路,但對於受衝擊的產業,政府一定會給予最大的幫忙,他表示,美國關稅、退出巴黎協定都是危機,但這也是台灣道超車的機會。
2025-04-24 21:37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今(4/24)天召開第4次會議,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於會後記者會轉述,總統賴清德在會議中表示,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和提出新關稅政策,對經濟造成衝擊,讓外界關注氣候政策力道是否改變,但他要強調,2050淨零轉型的目標不會有任何改變。
2025-04-24 18:49
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今(4/24)天召開第4次會議,環境部長彭啓明在報告「出因應變局,掌握綠色轉型契機」時表示,美國新關稅政策確實影響國際減碳態度,但政府淨零目標不變,而且這次是台灣轉型的機會,政府會協助所有產業進行雙軸轉型,提高競爭力。
2025-04-22 15:20
台積電今年起攜手關鍵排放源供應商簽署台積電供應商溫室氣體減排協議,迄今已逾50家海內外供應商完成簽署,占供應鏈碳排近90%。台積電全公司再生能源使用占比已於2024年超過14%,維持全球辦公室及海外營運廠區100%使用再生能源,邁向2030年RE60的中期目標。
2025-03-19 22:40
聯合國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去年(2024年)不僅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去年大氣層的二氧化碳濃度也是80萬年來最高。
2025-01-24 11:23
美國第47任總統川普不認為氣候變遷已經發生,認為那是左派謊言,20日一上任就簽署命令退出設定了全球減碳目標的《巴黎協定》。此舉可能引發連鎖效應,有「阿根廷川普」之稱的阿根廷總統米雷伊(Javier Milei)現在也在考慮退出《巴黎協定》。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